現在對快樂的看法源自佛洛伊德的消費的享樂主義,消費的自我是建構在無窮的欲望上,追求享樂主義是個人的追求,無法使生命滿足,無法提供任何意義,除了感官上立即的滿足之外,結果是許多人內心深處的冷漠不關心。
與別人來往是人類快樂的主要條件,除了個人的追求快樂之外,還要有更多的機會與人來往,更多有意義的、有共同目的的來往,人是講求意義的動物,我們需要我們的文化提供一個可以創造出合理自我的材料以說明我們生存的必要性。
電視也是社會寄生蟲,它妨害了大腦的依附機制(attachment mechanism),電視節目傾向強調長期的互惠關係,所以演得最久的節目是肥皂劇,最受歡迎的電視節目也是圍繞著友誼轉的,觀眾對劇中所形成的情緒依附,到最後是空虛的,因為這些人物是虛構出來的,他們沒有辦法與你互惠,所以,看電視是受到好交際、好社交的驅使,但是看電視又阻礙真正的社交連結。
網際網路比過去的電視和汽車更明顯減少參與社區的活動,這是一種非常隔絕外界的高科技,虛擬社區使人可以自由的選擇新的、不同的身份,所謂螢幕上的替身(onscreen avatars),就先把穩定社區的一個必要條件排除了,因為一份友誼要長久,一個社區要穩定,裡面的成員是不能一直改變他的身份的。
虛擬社區是一個建構在歷程上而不是建構在地點上的東西,真正的社區是人們因有共同的目的和經濟上交互依賴所形成的連結,它不是物理上的接近論(physical proximity)。
文化生物學的關鍵在於,大腦發展的生理機制使我們主動地參與文化歷程,而不是被動的吸收文化。
大部分腦細胞來自先行細胞(precusor cells),它一直不停的分裂以製造新細胞,這個快速製造細胞的地方叫增殖區(prolifrrative zone),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一些細胞停止分裂,開始移至新的大腦位置,較大的大腦結構需要較多的神經元支持,所以,細胞增殖的歷程越久,腦就越大,這種改變可能是靈長類大腦大小有差異最主要的原因,黑猩猩的腦大約450克重,而一般人的腦則為1300克重。
人類起源的環境改變非常戲劇化,推翻了單一穩定的環境塑造我們大腦的說法,氣候會快速改變的一個原因在於,海洋洋流的改變是很快而且戲劇化的,我們的祖先居住在一個變動甚巨的世界,這個世界的變動和不穩定性把我們塑造成有彈性的動物,變動的世界會改變基本生活需求,它要求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有彈性的社會組織,適者生存的適者是最有彈性的人,在過去60萬年氣候變化最兇猛的時候,我們的祖先的腦變大了。
人類大腦演化的兩個槓桿支點(fulcrum):
大腦的發展並非一致性的,靠近感覺系統比較早熟,因為需要它們處理特定感覺和運動的功能,離得比較遠的皮質區域登錄的是比教抽象或複雜的特質,在訊息的階層性中是屬於整合性功能的特質,所謂不平行的智慧(unparalleled intelligence),就是大腦各部位成熟的時間不同,在功能上各部位活化的快慢也不同,可以互為表裡,共同完成一件事。
75%的流產是因為大腦不健全,先天性大腦缺陷的機率在出生時只有3%,那些存活到足月的嬰兒,第一年死亡率40%是因為大腦有缺陷。
在大腦中,所有通往皮質的路都先到視丘(thalamus),位於大腦深處,腦幹(brain stem)的上端,腦幹接收來自身體各部位的訊息,透過脊椎神經及顱內神經的傳遞,大腦維持身體各部位的需求,同時也送訊息到視丘,視丘接受來自各種感官的訊息,再把所有的訊息轉到皮質。
大腦是塑自使預測變得可能的外界的預測性,動物需要大腦使牠們在這善變得世界中能夠遊走而得到強化生命的目標,這是大腦設計很重要的本質,過去事件的資料庫,以及用這些資料做預測的機制,這個對未來的預測會引導行動以達成強化生命的目標。
海馬迴(hippocampus)是事實和事件長期記憶形成的地方,它的損壞會帶來記憶缺失,富有刺激的環境會加速海馬迴新細胞的成熟。
幼小的孩子在社會交換上的作為仍是非常有限的,他們粗淺的自我意識可能和他們所缺得一樣東西有關,就是語言,孩子要到3歲半左右才有自傳式記憶,我們不記得童年時發生的事情,是因為掌管記憶的海馬迴要到四歲左右才成熟,同時幼兒語言發展尚未完成,記憶缺少語言碼的登錄不能長久,故一個人不太記得他進幼稚園以前的生活事件。
人有豐富的記憶及感覺,主要的原因在面對不確定性的世界時,指導你、引導你,使你不會迷失,並不是為了讓你可以反思過去而存在,我們會執著於找出事情一貫的形態,將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合理化,因為我們需要那個訊息以預測未來。
沒有感覺,我們就失去了引導生活的能力,也不能理性的選擇未來事物的結果。失去了感覺,不再能用他的知識來預測假如他做了某個選擇會有什麼後果,而這正是我們做決策的核心,考量不同選擇,想像不同後果,然後決定動作。
區分思想和感情是不對的,感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與遠比我們想像的高,情緒是演化來幫助我們快速解決問題的,尤其是複雜的情境只用理性的思考會很慢,很沒效率,這時就需要情緒來幫忙,當有強烈的情緒價值出現時,身體會把這個經驗標記起來,這就是身體感覺的地標(somatic marker)。
情緒的失常在醫學上叫做情意失常症(affective disorder),5-12%的男性和10-25%的女性在一生之中會得到憂鬱症,大約20%的美國人,在其一生中會成為必須去求醫的嚴重憂鬱症患者,女性得憂鬱症的比例比男性高,或許是因為她們大腦的不同,憂鬱症會增加心臟病、中風及癌症發病後的死亡率。
血清張素不平衡時,會有不可控制的食慾、強迫症、自閉症、焦慮和恐慌症(panic)、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貪食症(bulimia)、偏頭痛、社交恐懼症(social phobia)、缺乏動機、低社會地位、孤僻、精神分裂症及暴怒等症狀。
缺乏母愛的非人類靈長類會有血清張素濃度下降的情形,這會引發比較大的攻擊性,在人類這會喝比較多的酒,在青少年期比較焦慮,低濃度血清張素已知與酗酒的形成有關。
如果大腦中紋狀體(striatum)的血清張素濃度不足,會有強迫症的行為出現,紋狀體是組織序列性行為的地方,強迫症病患的重複性行為可能是自我治療的一個表現,一直重複做同一動作以刺激血清張素的分泌,提昇它的濃度。
血清張素會影響情緒、食慾、睡眠及其他重要功能,如心跳、血壓及體溫,製造血清張素的神經元座落在大腦的腦幹背側的縫核(Raphe nucleus)。
快樂丸將大腦中大部分的血清張素都釋放出來,要花上幾個星期才能將其補充回來,假如服藥的次數超過一個月一次,那麼它的藥效就開始降低,因為它結進了血清張素的系統。服用快樂丸短期的副作用包括血壓上升、心跳加快、體溫上升,造成脫水現象及失溫,使用快樂丸也會減少血清張素受體的數量,長期服用會使血清張素神經終端器(nerve terminals)萎縮。
百憂解則是比較慢、比較長期的藥效,逐漸增加血清張素的活動。把血清張素吸收回來,重新包裝好,等待下一次的應用,這個回收機制就是百憂解作用的地方,發揮這個作用的把關者就叫做選擇性血清張素回收抑制者(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
降低膽固醇的也會降低血清張素的活動,這個不好的副作用增加了意外自殺及謀殺等暴力死亡的機率。
你想要某樣東西的感覺,可能會超越你得到它的快樂,這種經驗的敏感度決定於你和別人之間生物化學上多巴胺的差異。
多巴胺並不是只對報酬起反應,一旦訊號和報酬的聯結形成後,動物在接受到報酬時不再發射這些神經元,這些神經元是在預期報酬的出現時活化,如果沒有得到報酬,這個細胞會在下一次報酬預期要出現時,降低它的活化。
生殖器的勃起是脊椎神經在控制,大部分先天設定的喜好及行為形態都在下視丘,它的輸出伸到多巴胺系統來,影響到我們認為什麼是報酬,性在很多方面也可以上癮的,性行為主要是腦幹和中腦在調節,前額葉皮質不能抑制來自內在導航系統且與我們長期目標相牴觸的衝動。
在細胞釋放出多巴胺後,有短暫時間多巴胺附著分子成真空狀態,以便將多巴胺再回收,古柯鹼會干擾這個真空系統,使多巴胺自由地一再刺激細胞,而多巴胺療法最令人沮喪的部份,就是大腦持續改變以維持多巴胺的平衡,因而阻礙藥的作用。
長期處於壓力的狀態下會觸發大腦中的一種化學物質叫皮質腎上腺類脂醇(corticosteroid),高濃度的皮質腎上腺類脂醇會殺死神經細胞,造成永久性的傷害,會攻擊海馬迴的神經細胞,而海馬迴是長期記憶的形成與提取的重要機制,破壞它會破壞記憶和學習,影響我們對創傷性記憶的回憶而引起失憶症。
正腎上腺素系統源自兩個小區域,他主要是與大腦的戰與逃(fight-or-flight)反應有關,童年壓力居高不下會改變正腎上腺素的濃度。
高濃度正腎上腺素的孩子對低程度的刺激起很強的反應,而低濃度正腎上腺素的孩子有低程度的警覺性,所以他們需要比較多的刺激,有可能脾氣性情上的差異是正腎上腺素、血清張素、多巴胺濃度長期改變的結果,再加上它們之間複雜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後果。
大腦如何學習才能做出強化生命的行為?選擇最高報酬的行為,提供了學習的基礎和動機,一旦大腦可以預測它會得到什麼報酬,它就可以計算真的做這件事時,實際得到的報酬與它預期之間的差異。
你覺得有報酬性的東西,其實是決定於你和其他人共同建構出來的社會意義,你依你的信念做事,這個信念就是你的價值觀,所謂的意識形態(ideology),就是你深切保衛的信念系統。
暫時差異(temporal difference,TD)學習就是利用預期的報酬與實際得到報酬之間的差異,來引導出有適應性的行為,異時性(heterochrony)是演化新理論演化發展生物學(evolutionary development biology)的核心基石。
麩胺酸(glutamate)和思考與學習有關,例如你在吃完中國菜以後感到頭痛,很可能是因為菜裡放了味精(monosodium glutamate,MSG),它會改變大腦中麩胺酸濃度。
主動的學習不但能使現有的神經元更有能力學習新的東西,同時還使新出生的神經元發揮作用,大腦的終身學習能力,可能是演化出來應付外面這個不確定又不停改變的世界,活得越長的動物需要越多的神經機制以應付一生所累積下來的改變數量,這表示複雜的環境必須帶有新奇性,廣告就是利用你無止境的線上學習能力達成目的。
成功老化(successful aging)的發展模式:
杭丁頓症(Huntington's disease)病患動作誇張的大,而帕金森症(Parkinson's disease)不能自主開始一個動作,這些病是大腦基底核不同的區域遭到破壞。
動機價值移轉,從主要報酬移轉到和它有聯結關係的任何東西,是大腦設計的一個重點,因為它允許人類大腦可以像蜜蜂發現外面世界的預期結構。
人類演化的成功,取決於兩個對抗不幸的緩衝機制,一個是大的腦,另一個是大的家庭,兩者彼此支持並強化對方的適應價值,大家庭的發明,彼此合作,扶養下一代的人,就享有演化上最大的獎品-多產,抵抗生態上的不穩定性。
公黑猩猩比母黑猩猩體型大了27%,這種性別上的差異通常是一夫多妻制動物的特徵,雄性動物通常不參與嬰兒的扶養,以現代人來說,平均體型男性比女性大了17%,這表示人類是一夫一妻的交配制度。
人類的依附機制使我們想和別人交往,並且使我們趨向團體生活,團體生活重要到足以影響我們人的品質,並且與死亡率有強烈關係,的確,社會連結的品質是生活滿意度最強有力的預測指標。
人類不只是屬於團體,人類還認同團體,人類是先天傾向於從文化中習得他的行為,要使這種學習有效率,演化必須建構出很強的生物傾向,將文化中可被允許的行為內化,它透過的機制便是依附的神經化學物質,這種先天的傾向叫做順從,是一種想要社會化的傾向與癖好。
絕大多數的人是被招募進宗教團體而不是自己加入的,寂寞使人易受傷害,也使你有認同比你存在更大組織或團體的需求,從人腦的大小看來,團體的上限是150人。
我們可以把社會區隔成三部份,互惠和信任是社會資本最重要的零件:
透過人工製品將心智延伸到外面的世界,是近代心智演化最重要的一個步驟,書寫符號、字母和數字系統,就是用來抓住想法、念頭的外在工具,這些外在的符號使社會可以有系統的做思考,而這種思考如果沒有外接人工輔具是不可能發生的。
前扣帶迴屬於大腦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中的一員,當新情境出現時,它利用你先前的經驗來組織恰當的認知和情緒反應,扣帶迴(cingulate)坐落在大腦中線靠近前面的位置,如果兩側的前扣帶迴都受損的話,會產生運動不能症(akinetic mutism)現象。
梭狀細胞(spindle cell)在人類的大腦中很多,黑猩猩的大腦中比較少,在其他的大猿中就非常少見,梭狀細胞的軸突投射到大腦的很多地方,當你在解決複雜的難題時,它輸送訊息以幫助你監控自己的表現,前扣帶迴與注意力集中有關,尤其能在一個社交場合幫助你注意自己的行為,梭狀細胞在4個月時才出生,顯示社交能力的擴大與生命使用者手冊的出現兩者之間有直接的關係。
社會了解是座落在前額葉,這個區域與自我覺識和社會認知有關,前額葉是大腦中最晚成熟的一區,所以文化對前額葉皮質的發展有關見性的影響,前額葉的前面,一個叫做第十號區域的地方,在人類的演化歷史上增大了許多,不只面積增大,與大腦其他區域的連接也增強許多,如果第十號區域受損,人就會失去自我覺識,不知道他自己是誰了。
右前額葉與回憶私人記憶有關,大腦第十號區域是前額葉中人類比黑猩猩大很多的地方,可能是自我覺識(self-awareness)的所在,自我感覺使你可以從你個人的歷史和長期的目標去消除模稜兩可性,而得出恰當的策略來。
行為的控制也逐漸從你的內在導航系統轉到你的生命使用手冊,這種轉變稱為行為的額葉化(frontalization of behavior),脾氣是你在嬰兒期內在導航系統最主要的部件,隨著你的使用手冊逐漸成形,你的人格逐漸開展。
人格的神經迴路需要20年才建構完成,遠超過所謂的形成期(formative years),10歲左右時,會將自己和別人比較,給予自我評估並將他人意見內化和標準化,這是變成一個成熟的人關鍵的里程碑。
假如你認為你心中有個不可侵犯的核心,它決定了你在任何情境下的行為,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個性,你也許從來不曾遇到極端的情境來測試自己,個性可能是一個我們告訴自己的故事,它其實是沒有根據的。
基本的錯誤在於把人格的行為看成在家庭或同儕團體中搜尋一個單一生存地點的驅力,人類的行為只有很少的一致性,你是調整你的行為去適應某個特定的情境,使你對情境敏感(context-sensitive)而不是情境一致。
青少年期是自我認同危機的時期,自我的發展變成一個需要區分出自己與團體的歷程,如果對自己的認同不穩定,就是所謂的認同混淆(identity diffusion),將來會有人格發展失敗的問題,對穩定自我的建立最大的挑戰來自自戀型人格(narcissistic personality),這是一種不斷需要別人肯定,缺乏內在信心的人。
親子連結、羅曼蒂克愛的連結、友情的社會連結,可能都源自大腦的同一個地方,與激乳素(oxytocin,又稱催產素)這個化學系統的活化有關,也和阿金胺基酸血管抑制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大腦自己生產的腦內啡(endorphine)以及多巴胺都有關係。
大腦及身體各部件都是先以女性的方式存在,在男性荷爾蒙睪丸酯酮(testosterone,又稱睪固酮)出現後,才變成男性的大腦和身體,身體的組織先將睪固酮轉換成二氫睪固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大腦再把它轉換成雌激素(estrogen),所以其實是雌激素使大腦男性化,女性如果接觸到太多的雌激素,他們的女兒出生後有典型的野丫頭行為(tomboyish behavior)。
男性大腦下視丘的AVP比女性多,在睪固酮的影響下,AVP的濃度在青春期開始上升,它與性行為及攻擊行為都有關,AVP與其他的男性性行為都無關,但與男性的性渴望及預期有關,對女性來說,性慾並不是由AVP控制的,而是下視丘的激乳素。
偵測公鼠在預期性行為時的大腦,最先會看到AVP的上升,當牠快達到高潮時,AVP會下降,幾乎低到一開始性的念頭還未出現在心中的那個程度,而激乳素會開始上升,當牠達到高潮時,激乳素的分泌也達到頂點。
愉悅的經驗可能與大腦中自發性的類鴉片系統有關,及腦內啡、腦啡(enkephalin)和代諾啡(dynorphin)三者,如果阻擋類鴉片(opioids)的效應,會馬上減低性高潮的快感,這表示類鴉片與激乳素的同步出現,才會達到性高潮的極樂境界。
懷孕的後期,雌激素會大量分泌,引發催產素感受體的增加,甚至使下視丘中製造催產素的神經元都增加,與母性行為也有關,它的功能是促使子宮收縮及分泌乳汁。
當嬰兒在吃奶時,這個吸吮的動作會刺激母親的大腦,使催產素分泌進入母親的血液,母親和嬰兒都同時有催產素的上升,這個增加促進強化了母子的依附關係,催產素只是在啟動母性行為上很重要,它支持學習的歷程,而一旦母性行為已經學會,其他的機制會維持這個行為。
催產素對抗壓有生理上的幫助,在一個老鼠的實驗裡,一連五天注射催產素會降低血壓及血液中可體松(cortisol)的濃度,可體松是身體中主要壓力荷爾蒙。
眼眶皮質與心智理論能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人溺己溺的行為有關,早期的眼眶皮質腦傷阻止了他們學習社會習俗的能力。
孤獨不與人來往的殺手,他的社會病態行為是眼眶皮質的不夠活化,系統化的團體殺手卻不同,是眼眶皮質過度活化,過度活化時,會干擾情緒的調節,將動作與恰當的情緒意義之間的連結切斷。
15到29歲的男性並不是最具攻擊性的年齡層,人類最具身體攻擊性的年齡是24到30個月的孩子,一個人在這段期間的攻擊性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一個兩歲孩子在1小時之內,基本上會有8到9個攻擊行為出現,當然兩歲孩子攻擊性的後果不會像大人的暴力行為那樣嚴重可怕,但是就攻擊的數量來說,小孩子絕對是第一,小孩子缺乏自我調節(self-regulation)是個重要的線索。
聯結能力的喪失使你無法將你的思想、記憶、感覺、行動或自己是誰連接起來,在臨床上稱為分離症(dissociation),在分離症自我認同失常(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的病患中,有高達99%是童年時有嚴重長期受虐及創傷經驗的,監獄中傷害大部分是犯人自殘的結果。
反社會人格(antisocial personality)的症狀,有善權謀,硬心腸,對別人的痛苦無動於衷,衝動的攻擊性,對自己所造成的傷害沒有悔恨,沒有同理心,沒有罪惡感,把別人看成達成自己目標用完即丟的道具,沒有情緒反應。
要把一個原本非暴力的人快速轉換成殺手,你得先找到一些共同的人格特質,這些特徵稱為E症候群(syndrome E),根源在認知的裂縫中,壓迫性的念頭,不可控制的重複,快速對暴力行為去敏感度(sesenitization),遲鈍的情緒反應,特別警覺、興奮。
我們會依別人所屬團體來分類,在決策上偏向自己團隊,所謂非我族類,趕盡殺絕,稱為組內-組外偏見(ingroup-outgroup bias)。
軍隊訓練的目的就是自動化(automaticity),要士兵把一種技能一直學到想都不想就反射反應的出現,一直學,學到這個反應變成反射反應時,就到達自動化的地步了。
透過同儕壓力、順從及把敵人去人性化(dehumanization)的混合壓力,會使他們做出一些我們認為不可思議的行為來,社會的拒絕對去人性化的作用非常大,集體屠殺不是我們本性的原始反映,它是文化餵食,將信念灌輸到我們大腦來改變我們行為的驚人例子。
《騙子?情人?英雄?》,史蒂芬奎茲、泰倫斯索諾斯基 著,洪蘭 譯,遠流出版,2007年5月。
《安妮的日記》,安妮法蘭克 著,張淑懿 譯,志文出版,1988年4月。
《路西法效應》,菲利普金巴多 著,孫佩妏、陳雅馨 譯,商周出版,2008年3月。
《物種起源》,達爾文 著,葉篤莊、周建人、方家熙 譯,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1999年2月。
《繽紛的生命》,愛德華威爾森 著,金恆鑣 譯,天下文化出版,1997年6月。
《論人性》,愛德華威爾森 著,鄭清榮 譯,時報出版,2002年10月。
《人口論》,馬爾薩斯 著,郭大力 譯,北京大學出版,2008年1月。
《自私的基因》,道金斯 著,趙淑妙 譯,天下文化出版,1995年12月。
《腦,在演化中》,約翰歐門 著,曹純 譯,遠流出版,2002年4月。
《驚異的假說》,法蘭西斯克里克 著,劉明勳 譯,天下文化出版,1997年4月。
《凱撒時代(盧比孔之前)》,鹽野七生 著,李曼榕、李璧年 譯,三民出版,2003年3月。
《凱撒時代(盧比孔之後)》,鹽野七生 著,黃紅杏 譯,三民出版,2003年3月。
《創智慧》,傑夫霍金斯、珊卓布萊克斯利 著,洪蘭 譯,遠流出版,2006年6月。
《大腦比你先知道》,葛詹尼加 著,洪蘭 譯,遠哲基金會出版,1999年8月。
《猿形畢露》,法蘭斯德瓦爾 著,猿形畢露 譯,麥田出版,2007年9月。
《印度愛經》,筏蹉衍那 著,理查波頓爵士 原譯,藍斯丹 編寫, ,大辣出版,2007年11月。
《雄性暴力》,理查藍翰、戴爾彼德森 著,林秀梅 譯,胡桃木出版,2007年5月。
《養男育女調不同》,利奧納德薩克斯 著,洪蘭 譯,遠流出版,2006年1月。
《如何做出選擇﹖》,瑞德蒙泰格 著,林劭貞 譯,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2008年11月。
《睡人》,奧立佛薩克斯 著,范昱峰 譯,時報出版,1998年12月。
《動機與人格》,亞伯拉罕馬斯洛 著,許金聲 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07年4月。
《發展三謬思》,傑若米卡根 著,張慈宜 譯,遠流出版,2001年11月。
《看!這就是生物學》,麥爾 著,涂可欣 譯,天下文化出版,1999年3月。
《宗教經驗之種種》,威廉詹姆斯 著,蔡怡佳、劉宏信 譯,立緒文化出版,2001年11月。
《教養的迷思》,茱蒂哈里斯 著,洪蘭 譯,商周出版,2000年6月。
《同村協力》,希拉蕊柯林頓 著,呂麗蓉 譯,遠流出版,1996年10月。
《寂寞的群眾》,黎士曼 著,蔡源煌 譯,桂冠出版,1989年8月。
《薩摩亞人的成年》,瑪格麗特米德 著,周曉虹 譯,遠流出版,1995年4月。
《天演論》,赫胥黎 著,嚴復 節譯,華夏出版,2002年1月。
《利維坦》,霍布斯 著,朱敏章 譯,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2002年9月。
《國富論》,亞當史斯密 著,謝宗林、李華夏 譯,先覺出版,2000年8月。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約翰梅納德凱恩斯 著,宋韻聲 譯,華夏出版,2005年1月。
《自由的界限》,詹姆士布坎南 著,顧肅 譯,聯經出版,2002年5月。
《囚犯的兩難》,龐士東 著,葉家興 譯,左岸文化出版,2007年3月。
《生活在極限之內》,加勒特哈丁 著,戴星翼、張真 譯,上海譯文出版,2007年4月。
《使民主運轉起來》,羅伯特派特南 著,王列、賴海榕 譯,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1年9月。
《你的個性》,哈瑞利、唐納修 著,羅效德 譯,聯經出版,1999年9月。
《暴力失樂園》,詹姆斯吉力根 著,李芬芳 譯,時報出版,1997年7月。
《活用智慧》,羅伯史登堡 著,洪蘭 譯,遠流出版,1999年1月。
《創造力》,米哈里奇克森特米海伊 著,杜明城 譯,時報出版,1999年4月。
與別人來往是人類快樂的主要條件,除了個人的追求快樂之外,還要有更多的機會與人來往,更多有意義的、有共同目的的來往,人是講求意義的動物,我們需要我們的文化提供一個可以創造出合理自我的材料以說明我們生存的必要性。
電視也是社會寄生蟲,它妨害了大腦的依附機制(attachment mechanism),電視節目傾向強調長期的互惠關係,所以演得最久的節目是肥皂劇,最受歡迎的電視節目也是圍繞著友誼轉的,觀眾對劇中所形成的情緒依附,到最後是空虛的,因為這些人物是虛構出來的,他們沒有辦法與你互惠,所以,看電視是受到好交際、好社交的驅使,但是看電視又阻礙真正的社交連結。
網際網路比過去的電視和汽車更明顯減少參與社區的活動,這是一種非常隔絕外界的高科技,虛擬社區使人可以自由的選擇新的、不同的身份,所謂螢幕上的替身(onscreen avatars),就先把穩定社區的一個必要條件排除了,因為一份友誼要長久,一個社區要穩定,裡面的成員是不能一直改變他的身份的。
虛擬社區是一個建構在歷程上而不是建構在地點上的東西,真正的社區是人們因有共同的目的和經濟上交互依賴所形成的連結,它不是物理上的接近論(physical proximity)。
文化生物學的關鍵在於,大腦發展的生理機制使我們主動地參與文化歷程,而不是被動的吸收文化。
大部分腦細胞來自先行細胞(precusor cells),它一直不停的分裂以製造新細胞,這個快速製造細胞的地方叫增殖區(prolifrrative zone),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一些細胞停止分裂,開始移至新的大腦位置,較大的大腦結構需要較多的神經元支持,所以,細胞增殖的歷程越久,腦就越大,這種改變可能是靈長類大腦大小有差異最主要的原因,黑猩猩的腦大約450克重,而一般人的腦則為1300克重。
人類起源的環境改變非常戲劇化,推翻了單一穩定的環境塑造我們大腦的說法,氣候會快速改變的一個原因在於,海洋洋流的改變是很快而且戲劇化的,我們的祖先居住在一個變動甚巨的世界,這個世界的變動和不穩定性把我們塑造成有彈性的動物,變動的世界會改變基本生活需求,它要求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有彈性的社會組織,適者生存的適者是最有彈性的人,在過去60萬年氣候變化最兇猛的時候,我們的祖先的腦變大了。
人類大腦演化的兩個槓桿支點(fulcrum):
- 對生態情境改變所做出的行為改變。
- 社會互動。
大腦的發展並非一致性的,靠近感覺系統比較早熟,因為需要它們處理特定感覺和運動的功能,離得比較遠的皮質區域登錄的是比教抽象或複雜的特質,在訊息的階層性中是屬於整合性功能的特質,所謂不平行的智慧(unparalleled intelligence),就是大腦各部位成熟的時間不同,在功能上各部位活化的快慢也不同,可以互為表裡,共同完成一件事。
75%的流產是因為大腦不健全,先天性大腦缺陷的機率在出生時只有3%,那些存活到足月的嬰兒,第一年死亡率40%是因為大腦有缺陷。
在大腦中,所有通往皮質的路都先到視丘(thalamus),位於大腦深處,腦幹(brain stem)的上端,腦幹接收來自身體各部位的訊息,透過脊椎神經及顱內神經的傳遞,大腦維持身體各部位的需求,同時也送訊息到視丘,視丘接受來自各種感官的訊息,再把所有的訊息轉到皮質。
大腦是塑自使預測變得可能的外界的預測性,動物需要大腦使牠們在這善變得世界中能夠遊走而得到強化生命的目標,這是大腦設計很重要的本質,過去事件的資料庫,以及用這些資料做預測的機制,這個對未來的預測會引導行動以達成強化生命的目標。
海馬迴(hippocampus)是事實和事件長期記憶形成的地方,它的損壞會帶來記憶缺失,富有刺激的環境會加速海馬迴新細胞的成熟。
幼小的孩子在社會交換上的作為仍是非常有限的,他們粗淺的自我意識可能和他們所缺得一樣東西有關,就是語言,孩子要到3歲半左右才有自傳式記憶,我們不記得童年時發生的事情,是因為掌管記憶的海馬迴要到四歲左右才成熟,同時幼兒語言發展尚未完成,記憶缺少語言碼的登錄不能長久,故一個人不太記得他進幼稚園以前的生活事件。
人有豐富的記憶及感覺,主要的原因在面對不確定性的世界時,指導你、引導你,使你不會迷失,並不是為了讓你可以反思過去而存在,我們會執著於找出事情一貫的形態,將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合理化,因為我們需要那個訊息以預測未來。
沒有感覺,我們就失去了引導生活的能力,也不能理性的選擇未來事物的結果。失去了感覺,不再能用他的知識來預測假如他做了某個選擇會有什麼後果,而這正是我們做決策的核心,考量不同選擇,想像不同後果,然後決定動作。
區分思想和感情是不對的,感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與遠比我們想像的高,情緒是演化來幫助我們快速解決問題的,尤其是複雜的情境只用理性的思考會很慢,很沒效率,這時就需要情緒來幫忙,當有強烈的情緒價值出現時,身體會把這個經驗標記起來,這就是身體感覺的地標(somatic marker)。
情緒的失常在醫學上叫做情意失常症(affective disorder),5-12%的男性和10-25%的女性在一生之中會得到憂鬱症,大約20%的美國人,在其一生中會成為必須去求醫的嚴重憂鬱症患者,女性得憂鬱症的比例比男性高,或許是因為她們大腦的不同,憂鬱症會增加心臟病、中風及癌症發病後的死亡率。
血清張素不平衡時,會有不可控制的食慾、強迫症、自閉症、焦慮和恐慌症(panic)、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貪食症(bulimia)、偏頭痛、社交恐懼症(social phobia)、缺乏動機、低社會地位、孤僻、精神分裂症及暴怒等症狀。
缺乏母愛的非人類靈長類會有血清張素濃度下降的情形,這會引發比較大的攻擊性,在人類這會喝比較多的酒,在青少年期比較焦慮,低濃度血清張素已知與酗酒的形成有關。
如果大腦中紋狀體(striatum)的血清張素濃度不足,會有強迫症的行為出現,紋狀體是組織序列性行為的地方,強迫症病患的重複性行為可能是自我治療的一個表現,一直重複做同一動作以刺激血清張素的分泌,提昇它的濃度。
血清張素會影響情緒、食慾、睡眠及其他重要功能,如心跳、血壓及體溫,製造血清張素的神經元座落在大腦的腦幹背側的縫核(Raphe nucleus)。
快樂丸將大腦中大部分的血清張素都釋放出來,要花上幾個星期才能將其補充回來,假如服藥的次數超過一個月一次,那麼它的藥效就開始降低,因為它結進了血清張素的系統。服用快樂丸短期的副作用包括血壓上升、心跳加快、體溫上升,造成脫水現象及失溫,使用快樂丸也會減少血清張素受體的數量,長期服用會使血清張素神經終端器(nerve terminals)萎縮。
百憂解則是比較慢、比較長期的藥效,逐漸增加血清張素的活動。把血清張素吸收回來,重新包裝好,等待下一次的應用,這個回收機制就是百憂解作用的地方,發揮這個作用的把關者就叫做選擇性血清張素回收抑制者(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
降低膽固醇的也會降低血清張素的活動,這個不好的副作用增加了意外自殺及謀殺等暴力死亡的機率。
你想要某樣東西的感覺,可能會超越你得到它的快樂,這種經驗的敏感度決定於你和別人之間生物化學上多巴胺的差異。
多巴胺並不是只對報酬起反應,一旦訊號和報酬的聯結形成後,動物在接受到報酬時不再發射這些神經元,這些神經元是在預期報酬的出現時活化,如果沒有得到報酬,這個細胞會在下一次報酬預期要出現時,降低它的活化。
生殖器的勃起是脊椎神經在控制,大部分先天設定的喜好及行為形態都在下視丘,它的輸出伸到多巴胺系統來,影響到我們認為什麼是報酬,性在很多方面也可以上癮的,性行為主要是腦幹和中腦在調節,前額葉皮質不能抑制來自內在導航系統且與我們長期目標相牴觸的衝動。
在細胞釋放出多巴胺後,有短暫時間多巴胺附著分子成真空狀態,以便將多巴胺再回收,古柯鹼會干擾這個真空系統,使多巴胺自由地一再刺激細胞,而多巴胺療法最令人沮喪的部份,就是大腦持續改變以維持多巴胺的平衡,因而阻礙藥的作用。
長期處於壓力的狀態下會觸發大腦中的一種化學物質叫皮質腎上腺類脂醇(corticosteroid),高濃度的皮質腎上腺類脂醇會殺死神經細胞,造成永久性的傷害,會攻擊海馬迴的神經細胞,而海馬迴是長期記憶的形成與提取的重要機制,破壞它會破壞記憶和學習,影響我們對創傷性記憶的回憶而引起失憶症。
正腎上腺素系統源自兩個小區域,他主要是與大腦的戰與逃(fight-or-flight)反應有關,童年壓力居高不下會改變正腎上腺素的濃度。
高濃度正腎上腺素的孩子對低程度的刺激起很強的反應,而低濃度正腎上腺素的孩子有低程度的警覺性,所以他們需要比較多的刺激,有可能脾氣性情上的差異是正腎上腺素、血清張素、多巴胺濃度長期改變的結果,再加上它們之間複雜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後果。
大腦如何學習才能做出強化生命的行為?選擇最高報酬的行為,提供了學習的基礎和動機,一旦大腦可以預測它會得到什麼報酬,它就可以計算真的做這件事時,實際得到的報酬與它預期之間的差異。
你覺得有報酬性的東西,其實是決定於你和其他人共同建構出來的社會意義,你依你的信念做事,這個信念就是你的價值觀,所謂的意識形態(ideology),就是你深切保衛的信念系統。
暫時差異(temporal difference,TD)學習就是利用預期的報酬與實際得到報酬之間的差異,來引導出有適應性的行為,異時性(heterochrony)是演化新理論演化發展生物學(evolutionary development biology)的核心基石。
麩胺酸(glutamate)和思考與學習有關,例如你在吃完中國菜以後感到頭痛,很可能是因為菜裡放了味精(monosodium glutamate,MSG),它會改變大腦中麩胺酸濃度。
主動的學習不但能使現有的神經元更有能力學習新的東西,同時還使新出生的神經元發揮作用,大腦的終身學習能力,可能是演化出來應付外面這個不確定又不停改變的世界,活得越長的動物需要越多的神經機制以應付一生所累積下來的改變數量,這表示複雜的環境必須帶有新奇性,廣告就是利用你無止境的線上學習能力達成目的。
成功老化(successful aging)的發展模式:
- 刺激大腦:從早期介入、幫助建立孩子與照顧他的人之間的連結,到設計教育課程給老年人,以建構豐富互補的環境來增加大腦和心智的表現,生活在複雜、有刺激性的環境,有智慧的文化,是成功老化的一個重要條件。
- 新奇感:當一個新奇的東西出現時,大腦通常是重新徵召各個部位以應付這個新的挑戰,需要注意力,引起一連串的神經迴路活化,結果就是同步發射的神經迴路被連接在一起了,彈性與適應性是成功的老化人格層面的重要因素。
- 家庭和社會情境:享有良好的家庭和社交生活,也是維持活躍心智生活的重要條件之一。
- 正向的自我模式:你如何看待自己與如何解釋你的經驗有關,而這個解釋又在你的行為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 好的身體,好的大腦:
- 運動除了對身體好之外,現在心智的新發現促使人們一週3到4次至少做30分鐘的有氧運動,大腦是非常消耗氧的器官,有氧的新陳代謝是它主要的能源來源,大腦也是一樣能用運動增加影的消耗量促進血液循環,因而增進大腦心智的表現。
- 運動不但能增加心智的表現,也可以幫助防止老年心智的衰退,定時的運動增加神經營養物質(neurotrophin)基因的表現,這是一種與大腦細胞生長、功能和存活很有關的神經傳導物質,每天花一小時上體育課的學童,考試成績比那些不動的同學好。
杭丁頓症(Huntington's disease)病患動作誇張的大,而帕金森症(Parkinson's disease)不能自主開始一個動作,這些病是大腦基底核不同的區域遭到破壞。
動機價值移轉,從主要報酬移轉到和它有聯結關係的任何東西,是大腦設計的一個重點,因為它允許人類大腦可以像蜜蜂發現外面世界的預期結構。
人類演化的成功,取決於兩個對抗不幸的緩衝機制,一個是大的腦,另一個是大的家庭,兩者彼此支持並強化對方的適應價值,大家庭的發明,彼此合作,扶養下一代的人,就享有演化上最大的獎品-多產,抵抗生態上的不穩定性。
公黑猩猩比母黑猩猩體型大了27%,這種性別上的差異通常是一夫多妻制動物的特徵,雄性動物通常不參與嬰兒的扶養,以現代人來說,平均體型男性比女性大了17%,這表示人類是一夫一妻的交配制度。
人類的依附機制使我們想和別人交往,並且使我們趨向團體生活,團體生活重要到足以影響我們人的品質,並且與死亡率有強烈關係,的確,社會連結的品質是生活滿意度最強有力的預測指標。
人類不只是屬於團體,人類還認同團體,人類是先天傾向於從文化中習得他的行為,要使這種學習有效率,演化必須建構出很強的生物傾向,將文化中可被允許的行為內化,它透過的機制便是依附的神經化學物質,這種先天的傾向叫做順從,是一種想要社會化的傾向與癖好。
絕大多數的人是被招募進宗教團體而不是自己加入的,寂寞使人易受傷害,也使你有認同比你存在更大組織或團體的需求,從人腦的大小看來,團體的上限是150人。
我們可以把社會區隔成三部份,互惠和信任是社會資本最重要的零件:
- 政府的公眾部份
- 市場的私人部份
- 公民的社會,指的是讀立於市場和國家之外的生活,我們看到自動的聯結和非正式的網路。
透過人工製品將心智延伸到外面的世界,是近代心智演化最重要的一個步驟,書寫符號、字母和數字系統,就是用來抓住想法、念頭的外在工具,這些外在的符號使社會可以有系統的做思考,而這種思考如果沒有外接人工輔具是不可能發生的。
前扣帶迴屬於大腦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中的一員,當新情境出現時,它利用你先前的經驗來組織恰當的認知和情緒反應,扣帶迴(cingulate)坐落在大腦中線靠近前面的位置,如果兩側的前扣帶迴都受損的話,會產生運動不能症(akinetic mutism)現象。
梭狀細胞(spindle cell)在人類的大腦中很多,黑猩猩的大腦中比較少,在其他的大猿中就非常少見,梭狀細胞的軸突投射到大腦的很多地方,當你在解決複雜的難題時,它輸送訊息以幫助你監控自己的表現,前扣帶迴與注意力集中有關,尤其能在一個社交場合幫助你注意自己的行為,梭狀細胞在4個月時才出生,顯示社交能力的擴大與生命使用者手冊的出現兩者之間有直接的關係。
社會了解是座落在前額葉,這個區域與自我覺識和社會認知有關,前額葉是大腦中最晚成熟的一區,所以文化對前額葉皮質的發展有關見性的影響,前額葉的前面,一個叫做第十號區域的地方,在人類的演化歷史上增大了許多,不只面積增大,與大腦其他區域的連接也增強許多,如果第十號區域受損,人就會失去自我覺識,不知道他自己是誰了。
右前額葉與回憶私人記憶有關,大腦第十號區域是前額葉中人類比黑猩猩大很多的地方,可能是自我覺識(self-awareness)的所在,自我感覺使你可以從你個人的歷史和長期的目標去消除模稜兩可性,而得出恰當的策略來。
行為的控制也逐漸從你的內在導航系統轉到你的生命使用手冊,這種轉變稱為行為的額葉化(frontalization of behavior),脾氣是你在嬰兒期內在導航系統最主要的部件,隨著你的使用手冊逐漸成形,你的人格逐漸開展。
人格的神經迴路需要20年才建構完成,遠超過所謂的形成期(formative years),10歲左右時,會將自己和別人比較,給予自我評估並將他人意見內化和標準化,這是變成一個成熟的人關鍵的里程碑。
假如你認為你心中有個不可侵犯的核心,它決定了你在任何情境下的行為,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個性,你也許從來不曾遇到極端的情境來測試自己,個性可能是一個我們告訴自己的故事,它其實是沒有根據的。
基本的錯誤在於把人格的行為看成在家庭或同儕團體中搜尋一個單一生存地點的驅力,人類的行為只有很少的一致性,你是調整你的行為去適應某個特定的情境,使你對情境敏感(context-sensitive)而不是情境一致。
青少年期是自我認同危機的時期,自我的發展變成一個需要區分出自己與團體的歷程,如果對自己的認同不穩定,就是所謂的認同混淆(identity diffusion),將來會有人格發展失敗的問題,對穩定自我的建立最大的挑戰來自自戀型人格(narcissistic personality),這是一種不斷需要別人肯定,缺乏內在信心的人。
親子連結、羅曼蒂克愛的連結、友情的社會連結,可能都源自大腦的同一個地方,與激乳素(oxytocin,又稱催產素)這個化學系統的活化有關,也和阿金胺基酸血管抑制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大腦自己生產的腦內啡(endorphine)以及多巴胺都有關係。
大腦及身體各部件都是先以女性的方式存在,在男性荷爾蒙睪丸酯酮(testosterone,又稱睪固酮)出現後,才變成男性的大腦和身體,身體的組織先將睪固酮轉換成二氫睪固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大腦再把它轉換成雌激素(estrogen),所以其實是雌激素使大腦男性化,女性如果接觸到太多的雌激素,他們的女兒出生後有典型的野丫頭行為(tomboyish behavior)。
男性大腦下視丘的AVP比女性多,在睪固酮的影響下,AVP的濃度在青春期開始上升,它與性行為及攻擊行為都有關,AVP與其他的男性性行為都無關,但與男性的性渴望及預期有關,對女性來說,性慾並不是由AVP控制的,而是下視丘的激乳素。
偵測公鼠在預期性行為時的大腦,最先會看到AVP的上升,當牠快達到高潮時,AVP會下降,幾乎低到一開始性的念頭還未出現在心中的那個程度,而激乳素會開始上升,當牠達到高潮時,激乳素的分泌也達到頂點。
愉悅的經驗可能與大腦中自發性的類鴉片系統有關,及腦內啡、腦啡(enkephalin)和代諾啡(dynorphin)三者,如果阻擋類鴉片(opioids)的效應,會馬上減低性高潮的快感,這表示類鴉片與激乳素的同步出現,才會達到性高潮的極樂境界。
懷孕的後期,雌激素會大量分泌,引發催產素感受體的增加,甚至使下視丘中製造催產素的神經元都增加,與母性行為也有關,它的功能是促使子宮收縮及分泌乳汁。
當嬰兒在吃奶時,這個吸吮的動作會刺激母親的大腦,使催產素分泌進入母親的血液,母親和嬰兒都同時有催產素的上升,這個增加促進強化了母子的依附關係,催產素只是在啟動母性行為上很重要,它支持學習的歷程,而一旦母性行為已經學會,其他的機制會維持這個行為。
催產素對抗壓有生理上的幫助,在一個老鼠的實驗裡,一連五天注射催產素會降低血壓及血液中可體松(cortisol)的濃度,可體松是身體中主要壓力荷爾蒙。
眼眶皮質與心智理論能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人溺己溺的行為有關,早期的眼眶皮質腦傷阻止了他們學習社會習俗的能力。
孤獨不與人來往的殺手,他的社會病態行為是眼眶皮質的不夠活化,系統化的團體殺手卻不同,是眼眶皮質過度活化,過度活化時,會干擾情緒的調節,將動作與恰當的情緒意義之間的連結切斷。
15到29歲的男性並不是最具攻擊性的年齡層,人類最具身體攻擊性的年齡是24到30個月的孩子,一個人在這段期間的攻擊性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一個兩歲孩子在1小時之內,基本上會有8到9個攻擊行為出現,當然兩歲孩子攻擊性的後果不會像大人的暴力行為那樣嚴重可怕,但是就攻擊的數量來說,小孩子絕對是第一,小孩子缺乏自我調節(self-regulation)是個重要的線索。
聯結能力的喪失使你無法將你的思想、記憶、感覺、行動或自己是誰連接起來,在臨床上稱為分離症(dissociation),在分離症自我認同失常(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的病患中,有高達99%是童年時有嚴重長期受虐及創傷經驗的,監獄中傷害大部分是犯人自殘的結果。
反社會人格(antisocial personality)的症狀,有善權謀,硬心腸,對別人的痛苦無動於衷,衝動的攻擊性,對自己所造成的傷害沒有悔恨,沒有同理心,沒有罪惡感,把別人看成達成自己目標用完即丟的道具,沒有情緒反應。
要把一個原本非暴力的人快速轉換成殺手,你得先找到一些共同的人格特質,這些特徵稱為E症候群(syndrome E),根源在認知的裂縫中,壓迫性的念頭,不可控制的重複,快速對暴力行為去敏感度(sesenitization),遲鈍的情緒反應,特別警覺、興奮。
我們會依別人所屬團體來分類,在決策上偏向自己團隊,所謂非我族類,趕盡殺絕,稱為組內-組外偏見(ingroup-outgroup bias)。
軍隊訓練的目的就是自動化(automaticity),要士兵把一種技能一直學到想都不想就反射反應的出現,一直學,學到這個反應變成反射反應時,就到達自動化的地步了。
透過同儕壓力、順從及把敵人去人性化(dehumanization)的混合壓力,會使他們做出一些我們認為不可思議的行為來,社會的拒絕對去人性化的作用非常大,集體屠殺不是我們本性的原始反映,它是文化餵食,將信念灌輸到我們大腦來改變我們行為的驚人例子。
《騙子?情人?英雄?》,史蒂芬奎茲、泰倫斯索諾斯基 著,洪蘭 譯,遠流出版,2007年5月。
《安妮的日記》,安妮法蘭克 著,張淑懿 譯,志文出版,1988年4月。
《路西法效應》,菲利普金巴多 著,孫佩妏、陳雅馨 譯,商周出版,2008年3月。
《物種起源》,達爾文 著,葉篤莊、周建人、方家熙 譯,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1999年2月。
《繽紛的生命》,愛德華威爾森 著,金恆鑣 譯,天下文化出版,1997年6月。
《論人性》,愛德華威爾森 著,鄭清榮 譯,時報出版,2002年10月。
《人口論》,馬爾薩斯 著,郭大力 譯,北京大學出版,2008年1月。
《自私的基因》,道金斯 著,趙淑妙 譯,天下文化出版,1995年12月。
《腦,在演化中》,約翰歐門 著,曹純 譯,遠流出版,2002年4月。
《驚異的假說》,法蘭西斯克里克 著,劉明勳 譯,天下文化出版,1997年4月。
《凱撒時代(盧比孔之前)》,鹽野七生 著,李曼榕、李璧年 譯,三民出版,2003年3月。
《凱撒時代(盧比孔之後)》,鹽野七生 著,黃紅杏 譯,三民出版,2003年3月。
《創智慧》,傑夫霍金斯、珊卓布萊克斯利 著,洪蘭 譯,遠流出版,2006年6月。
《大腦比你先知道》,葛詹尼加 著,洪蘭 譯,遠哲基金會出版,1999年8月。
《猿形畢露》,法蘭斯德瓦爾 著,猿形畢露 譯,麥田出版,2007年9月。
《印度愛經》,筏蹉衍那 著,理查波頓爵士 原譯,藍斯丹 編寫, ,大辣出版,2007年11月。
《雄性暴力》,理查藍翰、戴爾彼德森 著,林秀梅 譯,胡桃木出版,2007年5月。
《養男育女調不同》,利奧納德薩克斯 著,洪蘭 譯,遠流出版,2006年1月。
《如何做出選擇﹖》,瑞德蒙泰格 著,林劭貞 譯,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2008年11月。
《睡人》,奧立佛薩克斯 著,范昱峰 譯,時報出版,1998年12月。
《動機與人格》,亞伯拉罕馬斯洛 著,許金聲 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07年4月。
《發展三謬思》,傑若米卡根 著,張慈宜 譯,遠流出版,2001年11月。
《看!這就是生物學》,麥爾 著,涂可欣 譯,天下文化出版,1999年3月。
《宗教經驗之種種》,威廉詹姆斯 著,蔡怡佳、劉宏信 譯,立緒文化出版,2001年11月。
《教養的迷思》,茱蒂哈里斯 著,洪蘭 譯,商周出版,2000年6月。
《同村協力》,希拉蕊柯林頓 著,呂麗蓉 譯,遠流出版,1996年10月。
《寂寞的群眾》,黎士曼 著,蔡源煌 譯,桂冠出版,1989年8月。
《薩摩亞人的成年》,瑪格麗特米德 著,周曉虹 譯,遠流出版,1995年4月。
《天演論》,赫胥黎 著,嚴復 節譯,華夏出版,2002年1月。
《利維坦》,霍布斯 著,朱敏章 譯,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2002年9月。
《國富論》,亞當史斯密 著,謝宗林、李華夏 譯,先覺出版,2000年8月。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約翰梅納德凱恩斯 著,宋韻聲 譯,華夏出版,2005年1月。
《自由的界限》,詹姆士布坎南 著,顧肅 譯,聯經出版,2002年5月。
《囚犯的兩難》,龐士東 著,葉家興 譯,左岸文化出版,2007年3月。
《生活在極限之內》,加勒特哈丁 著,戴星翼、張真 譯,上海譯文出版,2007年4月。
《使民主運轉起來》,羅伯特派特南 著,王列、賴海榕 譯,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1年9月。
《你的個性》,哈瑞利、唐納修 著,羅效德 譯,聯經出版,1999年9月。
《暴力失樂園》,詹姆斯吉力根 著,李芬芳 譯,時報出版,1997年7月。
《活用智慧》,羅伯史登堡 著,洪蘭 譯,遠流出版,1999年1月。
《創造力》,米哈里奇克森特米海伊 著,杜明城 譯,時報出版,1999年4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