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榖或五榖、六榖的糧食作物在史前便已開始種植,百果或五果也在史前就開始馴化,油料中,最早的是大麻種子和大豆,還有荏(蘇油),纖維中,大麻(雄麻)、苧麻,也是西元前5世紀就見於記載的,六畜也是史前遺產,養魚事業,至少在西元前3世紀便已經開始了。
《詩經》所保存周民族的詩歌,顯示著農業生產是周民族的特長,從戰國起,一般只有由關中出兵向東作戰,關中本身很少直接成為戰場,所以關中的農業生產,很少直接受到戰禍。戰國時代至少已有過兩種專門農書《神農》、《野老》,而且,至少在西漢時它們還在流傳。
《管子》中〈牧民〉、〈權修〉、〈立政〉、〈五輔〉、〈八觀〉等篇,所記各種保證農業生產的良好政治措施,如果沒有很先進的技術知識做根據,以很難想像。
《呂氏春秋》共十二紀、八覽、六論共26個部分,六論中最後一論〈士容〉,共有6篇:
西元前1世紀初,漢武帝末年搜粟都尉趙過發明的新式農法代田法,以5頃為經營基準,推廣於關中地區,田作區分相互間隔的甽與壟,甽中播種,育成苗時,以壟土覆甽中苗根,作物成長收根深之效,耐於亢旱害與強風而茂盛,收成較普通之田每畝可增1-2石,甽與壟每年交代互換。三腳樓更是每犁三叉,二牛耦耕而三人操作,播種與覆土同時進行的進步技術,1日可播種1頃,后稷始甽田,甽田是耕種時在田中留出的行道。
《漢書‧藝文志》所載9種農家書,除《神農》、《野老》外,其餘7種中,不知何世的4種後來都已失傳,剩下3種是《董安國》12篇、《蔡癸》1篇、《氾勝之》18篇。漢成帝劉驁時,議郎氾勝之教田三輔,出現了現存最古的農書《氾勝之書》,原為18篇2卷,現存材料則只有3500多字,提出一條基本法則:趣時、和土、務糞澤、早鋤早獲。
耕種操作中必須注意土壤條件,特別是水分條件,降水特別是大雨的打擊、涇流的沖動、人類在田間操作時的踐踏,都會使地面變緊密,因此毛細現象水上升快速,增大蒸發。庄稼長高後,耕有許多困難,因此以人工精細地鋤整,便是改良土壤結構最常用的方法,在華北地區,這別是西北,春天乾燥多風,蒸發量很大,這時進行淺鋤,一來可以消滅雜草,減少它們所消耗的土壤水分,在地面造成一層塵埃覆蓋,同時毛細現象上升被打斷,尤其可以保存土壤水分。
治種,也稱糞種,即在種子上加肥料,用一種或幾種混合獸骨煮出膠汁,加上蠶糞、羊糞乃至附子,攪成稠糊糊,把種子泡進去再攪和,讓種子外面粘上多層糊,晾乾,收藏起來,等候播種。
適合於小農經營的集約農法區田法,或稱區種法,是在小面積土地上,做成小窩窩區,向地平面以下洼陷進去,作為區,在防止水分與養分的損失上,都有益處,田地每畝區劃一定規格的多數區(溝),於溝中定額播種,實行深耕細作,集中地使用灌溉水和肥料,乃應用於零細農地經營,以發揮肥效而提高單位面積上的高度豐產的農作方法,但是人力浪費嚴重,招致大量的水土流失,在當地和下游地帶造成災害。
農業操作的季節性極為重要,24節氣便是一項特創的製作,陰曆或農曆月份的變化參差太大,而要依靠節氣,以至於星躔(星座位置的年週期性變化)或物候(自然界氣候或生物現象)作指標。雌株(麻)是收種子用的,要到霜下實成時才收,雄株(枲)是取纖維的,在夏至後20日,沒有漚以前就要收,要利用雄株的花粉,要等雄株穗勃,勃如灰,才拔之。
崔寔在五原教民耕織,反對讀書與勞動二者的對立,而主張手腦並用,農事已起則勞動,農事未起則學習,這種實際學問,保存於《四月民令》農家月令書,本書已散佚,現在存在的只是從《齊民要術》中輯佚出來,是農家月令書的開創者,也是一種代表作,只是一個熟悉農業生產技術的地方官而不是農業技術專家,農本觀念在《政論》中表現得非常明白,不僅要求不違農時,而且還要以提高生產技術的方法教民耕織。
從後漢初葉起,西域植物成為張騫引入的才漸漸多起來。
《本草經》的起源,估計不會早於後漢末年多少,到晉初大概已有定本,萵苣、菠菜、海棠都是北周、隋、唐時代傳進來的栽培作物,隋唐兩代,許多豪家在渠道裡設置水磨(磑子)過多,妨礙灌溉,常常要由政府命令來限制禁止,而且往往無效。由元代司農司主編的農書《農桑輯要》,關中今日是重要產棉區之一,元初便已在陝西取得很好的成績,明清兩代的統治,給陝西農業遺留了一個巨大災害,是罌粟(鴉片)的輸入與栽培。
清初,關中李顒(二曲)提倡躬身實踐以達到修、齊、治、平的理想目標,農業生產受到重視,地方性的農書開始出現。鄠縣王心敬(18世紀前半)有關水利和耕作方法,興平楊屾《豳風廣義》著眼點是在陝西發展養蠶,作為農家副業,同時解決衣著問題,《知本提綱》敘述農業生產實踐,《修齊直指》對於耕作施肥特別注重,三原楊一臣(19世紀前半)《農言著實》。吳其浚《植物名實圖考》刻成於1848年,是中國植物學第二部世界名著。
《石聲漢農史論文集》,石聲漢 著,中華書局出版,2008年01月。
《黃河文明之光》,姚大中 著,三民書局出版,1981年04月。
《詩經》所保存周民族的詩歌,顯示著農業生產是周民族的特長,從戰國起,一般只有由關中出兵向東作戰,關中本身很少直接成為戰場,所以關中的農業生產,很少直接受到戰禍。戰國時代至少已有過兩種專門農書《神農》、《野老》,而且,至少在西漢時它們還在流傳。
《管子》中〈牧民〉、〈權修〉、〈立政〉、〈五輔〉、〈八觀〉等篇,所記各種保證農業生產的良好政治措施,如果沒有很先進的技術知識做根據,以很難想像。
《呂氏春秋》共十二紀、八覽、六論共26個部分,六論中最後一論〈士容〉,共有6篇:
第3篇 | 〈上農〉 | 專談怎樣以政治措施保證農民能夠及時地從事農業生產操作,凡替統治階級效勞的諸子,所談的農本或重農思想,利用農民熱愛土地的心理,盡可能地不擾亂他們的生產勞動過程,讓他們固著在土地上。 |
第4篇 | 〈任地〉 | 是利用土地的原則。 |
第5篇 | 〈辨土〉 | 即以人力改變土壤現狀,對性質不同的土壤,在耕種時間上做不同的安排,由耕作不良而引起的三種弊害,稱為三盜:地竊(播種過稀)、苗竊(缺苗)、草竊(雜草妨苗)。 |
第6篇 | 〈審時〉 | 討論操作及時與不及時,對作物各方面作了一個總結性的比較。 |
西元前1世紀初,漢武帝末年搜粟都尉趙過發明的新式農法代田法,以5頃為經營基準,推廣於關中地區,田作區分相互間隔的甽與壟,甽中播種,育成苗時,以壟土覆甽中苗根,作物成長收根深之效,耐於亢旱害與強風而茂盛,收成較普通之田每畝可增1-2石,甽與壟每年交代互換。三腳樓更是每犁三叉,二牛耦耕而三人操作,播種與覆土同時進行的進步技術,1日可播種1頃,后稷始甽田,甽田是耕種時在田中留出的行道。
《漢書‧藝文志》所載9種農家書,除《神農》、《野老》外,其餘7種中,不知何世的4種後來都已失傳,剩下3種是《董安國》12篇、《蔡癸》1篇、《氾勝之》18篇。漢成帝劉驁時,議郎氾勝之教田三輔,出現了現存最古的農書《氾勝之書》,原為18篇2卷,現存材料則只有3500多字,提出一條基本法則:趣時、和土、務糞澤、早鋤早獲。
趣時 | 趕上雨前雨後最合適的耕地時間。 |
和土 | 耕、鋤、摩平、消滅土塊,保持鬆軟細密。 |
務糞澤 | 極力保持土壤的肥沃與水分,旱農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保存土壤中的水分來供給植物的需要,保澤即是今日口語所謂的保墒。 |
早鋤 | 目的一面是消滅雜草,避免草竊,一面有以土壤覆蓋來防止天然蒸發的效果。 |
早獲 | 愈原始的品種,種實全部成熟所需要的時間愈長,落粒的現象也愈嚴重,提前收獲,便可以避免落粒的損失。 |
耕種操作中必須注意土壤條件,特別是水分條件,降水特別是大雨的打擊、涇流的沖動、人類在田間操作時的踐踏,都會使地面變緊密,因此毛細現象水上升快速,增大蒸發。庄稼長高後,耕有許多困難,因此以人工精細地鋤整,便是改良土壤結構最常用的方法,在華北地區,這別是西北,春天乾燥多風,蒸發量很大,這時進行淺鋤,一來可以消滅雜草,減少它們所消耗的土壤水分,在地面造成一層塵埃覆蓋,同時毛細現象上升被打斷,尤其可以保存土壤水分。
治種,也稱糞種,即在種子上加肥料,用一種或幾種混合獸骨煮出膠汁,加上蠶糞、羊糞乃至附子,攪成稠糊糊,把種子泡進去再攪和,讓種子外面粘上多層糊,晾乾,收藏起來,等候播種。
適合於小農經營的集約農法區田法,或稱區種法,是在小面積土地上,做成小窩窩區,向地平面以下洼陷進去,作為區,在防止水分與養分的損失上,都有益處,田地每畝區劃一定規格的多數區(溝),於溝中定額播種,實行深耕細作,集中地使用灌溉水和肥料,乃應用於零細農地經營,以發揮肥效而提高單位面積上的高度豐產的農作方法,但是人力浪費嚴重,招致大量的水土流失,在當地和下游地帶造成災害。
農業操作的季節性極為重要,24節氣便是一項特創的製作,陰曆或農曆月份的變化參差太大,而要依靠節氣,以至於星躔(星座位置的年週期性變化)或物候(自然界氣候或生物現象)作指標。雌株(麻)是收種子用的,要到霜下實成時才收,雄株(枲)是取纖維的,在夏至後20日,沒有漚以前就要收,要利用雄株的花粉,要等雄株穗勃,勃如灰,才拔之。
崔寔在五原教民耕織,反對讀書與勞動二者的對立,而主張手腦並用,農事已起則勞動,農事未起則學習,這種實際學問,保存於《四月民令》農家月令書,本書已散佚,現在存在的只是從《齊民要術》中輯佚出來,是農家月令書的開創者,也是一種代表作,只是一個熟悉農業生產技術的地方官而不是農業技術專家,農本觀念在《政論》中表現得非常明白,不僅要求不違農時,而且還要以提高生產技術的方法教民耕織。
從後漢初葉起,西域植物成為張騫引入的才漸漸多起來。
葡萄 | 蒲陶不是張騫帶回,而是張騫死後若干年,另外的十餘輩漢使採取回來的,將引入蒲陶的事歸於張騫,第一次見於文獻的是後漢王逸。前漢以前,中國內地沒有真正的葡萄(Vitis vinifera),只有薁,在《詩經》中有。 |
苜蓿 | 苜蓿無疑是漢代輸入的植物,是張騫死後,漢使從大宛採來,搜粟都尉趙過,發展了很細緻的土地輪休制度代田,引進苜蓿供給著牧草,也增加了土壤中的氮含量,第一次將苜蓿與張騫聯繫起來的仍是王逸。 |
大蒜 | 黃河流域原來只有小蒜,大蒜是中亞傳入的,真正野生的小蒜只在準噶爾和吉爾吉斯一帶有,野生大蒜原產於歐洲南部,將大蒜和張騫聯繫起來的第一人仍是王逸。 |
胡荽 | 菱、荽、芠、葰4個字相同,將胡荽和張騫合起來,應該以晉初張華為最早。 |
安石榴 | 安石榴或石榴這名稱,最早的文獻是《太平預覽》所引曹植的〈棄妻詩〉,陸機稱它為涂林,大概是當時外來語的對音字,張華稍早於陸機,根據當時的傳說將安石榴的傳入歸之於張騫。 |
胡麻 | 中國栽培的胡麻肯定非原產,但何時引入,暫無法考訂。 |
胡桃 | 胡桃保持萌發力的時間較短,貯藏時間稍長,就會因霉類侵入而敗壞,3~4年以上的胡桃一般很難出苗。飛攘出自南州,胡桃出自西羌,今日秦嶺各地都有胡桃林,很難想像道4世紀以前的漢族,會捨近求遠不從羌族而從中亞去引入胡桃。 |
紅蘭花 | 兩漢三國時,中國內地的婦女用來妝點面頰和口唇的紅色顏料,是朱砂或丹砂,即氧化鐵,匈奴婦女則用色彩更鮮麗的燕支,即以紅蘭花製成的色素,匈奴稱妻為閼支(閼氏),言可愛如燕支,焉支山(甘肅省山丹縣)是種紅蘭花的地方,由甘肅或寧夏等地方引入,但是與張騫毫無關係。晉在晉初到南北朝中原婦女才採用燕支,也就在黃河流域栽培著紅蘭花,作為妝飾品及染料,晉代已用紅花為紅色染料,清代中葉,用紅花染的布,比蘇枋色素好。 |
胡豆 | 曾稱為胡豆的應有豇豆、豌豆、蠶豆三種:
|
胡瓜 | 原產於印度或喀布爾,通過南疆傳入關中。 |
無花果 | 傳入中國似乎不是由西域陸路而是南邊海道,古度應當就是無花果或極近的種。 |
《本草經》的起源,估計不會早於後漢末年多少,到晉初大概已有定本,萵苣、菠菜、海棠都是北周、隋、唐時代傳進來的栽培作物,隋唐兩代,許多豪家在渠道裡設置水磨(磑子)過多,妨礙灌溉,常常要由政府命令來限制禁止,而且往往無效。由元代司農司主編的農書《農桑輯要》,關中今日是重要產棉區之一,元初便已在陝西取得很好的成績,明清兩代的統治,給陝西農業遺留了一個巨大災害,是罌粟(鴉片)的輸入與栽培。
清初,關中李顒(二曲)提倡躬身實踐以達到修、齊、治、平的理想目標,農業生產受到重視,地方性的農書開始出現。鄠縣王心敬(18世紀前半)有關水利和耕作方法,興平楊屾《豳風廣義》著眼點是在陝西發展養蠶,作為農家副業,同時解決衣著問題,《知本提綱》敘述農業生產實踐,《修齊直指》對於耕作施肥特別注重,三原楊一臣(19世紀前半)《農言著實》。吳其浚《植物名實圖考》刻成於1848年,是中國植物學第二部世界名著。
《石聲漢農史論文集》,石聲漢 著,中華書局出版,2008年01月。
《黃河文明之光》,姚大中 著,三民書局出版,1981年04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