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年,東羅馬帝國爆發鼠疫,查士丁尼最倚重的法學家特里波尼亞努斯病死,查士丁尼本人也得病,這期間歌德人更聯合波斯人入侵反抗,戰事頻仍,騷擾不斷,傳染病和戰爭使得糧食產量減少,爆發饑荒。
548年,提奧多拉皇后逝世,查士丁尼受到沈重的打擊,失去了依靠,再加上後來的地震,整個社會陷入一種世界末日的感覺,查士丁尼的統治變得愈來愈被動,也對神學問題愈來愈關注。
543年,查士丁尼在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宗教大會(1st 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上發表了十點見解反對教父俄利根(Church Father Origenes Adamantius)的「基督一性論」(Monophysitism),引發激烈爭論,使得信奉俄利根教派(Origenism)的埃及和敘利亞教會從羅馬拜占庭教會分裂出去。
基督一性論認為基督在成肉體之後只有一性,就是「道一身」(Logos-Body)性,既然基督是無罪的,祂必然不具有與罪人相同的人性,因此不能說基督有神人二性。
亞波里拿留(Apollinarius)進一步延伸,依據柏拉圖主義(Platonism)的三元論(Trichotomy),認為神聖的道取代了有犯罪傾向的理性魂(rational soul),與肉身(body)和感覺魂(sensitive soul)結合,神聖的道避免了兩個意志的衝突,又保證了基督的無罪與純潔,所以基督裡頭只有「一個神成肉身的本性」。
歐迪奇(Eutyches)則認為基督的人性乃是調和並消失在神性裡,就像一滴蜂蜜融化於汪洋大海之中,產生非人非神的第三性。
為了解決分歧和試圖挽回分裂,在557年,查士丁尼召開了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宗教大會(2nd 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這也是歷史上基督教第五次大公會議(5th Ecumenical Council),但是教宗維吉里(Pope Vigilius)拒絕參加,不過後來還是批准了結果,會議強調基督的人性不是獨立自存的,基督的身份與聖子的神性位格相聯合,並且判定基督一性論為異端,但是仍沒有平息歧見與紛爭。
此外,會議還將君士坦丁堡教會的地位提高到羅馬教會之上,更加深東方與西方基督教的分裂。
553年8月和557年12月,君士坦丁堡發生了地震,哈吉亞蘇菲亞教堂的大圓頂和東邊的半圓頂龜裂,558年5月再發生地震使得大圓頂徹底塌陷,並壓毀了祭壇,查士丁尼馬上任命伊系都魯斯的侄子伊索都魯斯二世(Isodorus the Younger)負責修建。
伊索都魯斯二世使用較輕的材料,並且將大圓頂高度提高6.25公尺,也就是今天可以看到的55.6公尺高,當時的建築技術尚未發展出將圓頂重量轉移到柱子的結構方法,力學上的不平衡使得教堂的外牆面慢慢傾斜,重建過程中只是將圓頂高度提高,以及將圓頂直徑縮小至30.87公尺以減輕對外牆的應力,修建工作一直持續到562年。
565年11月,「不眠的皇帝」查士丁尼大帝(Justinian the Great)與世長眠,享年83歲,他一生致力於建立一個涵蓋所有基督教信仰地區的帝國,重新佔領了羅馬帝國的大部分土地,成為地中海沿岸的霸權,但是並沒有達到完全統一的目的,而且漫長的戰爭用盡資源,耗竭國庫,使人民負擔異常沉重,在神學上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見解與貢獻,使他與妻子提奧多拉都被尊為聖人,並且徹底消除了古羅馬以來的國民主權,皇帝雖然還需要國民和軍隊的支持與同意,但是已經轉變成君權神授的代表,東羅馬帝國從此沒入漫漫雜草之中,歷史也由上古時代步入了黑暗的中古世紀。
此後,拜占庭帝國屹立了將近九百年之久,直到1453年,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蘇丹(Sultan Mehmed II the Conqueror)攻破君士坦丁堡,切斷基督教在小亞細亞的最後臍帶,結束中古世紀,建立了橫跨亞非歐的強盛伊斯蘭帝國。
《秘史》,普羅哥比 著,吳舒屏、呂麗蓉 譯,上海三聯書店出版,2007年4月。
《羅馬世界的終曲》,鹽野七生 著,鄭維欣 譯,三民出版,2008年7月。
《伊斯坦堡》,克莉斯塔貝克、克莉斯茜佛司廷 著,莊培棋、阮啟民、張至維 譯,木馬文化出版,2002年12月。
《外國古建築二十講》,陳志華 著,聯經出版,2003年8月。
《土耳其史》,吳興東 著,三民出版,2003年6月。
548年,提奧多拉皇后逝世,查士丁尼受到沈重的打擊,失去了依靠,再加上後來的地震,整個社會陷入一種世界末日的感覺,查士丁尼的統治變得愈來愈被動,也對神學問題愈來愈關注。
543年,查士丁尼在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宗教大會(1st 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上發表了十點見解反對教父俄利根(Church Father Origenes Adamantius)的「基督一性論」(Monophysitism),引發激烈爭論,使得信奉俄利根教派(Origenism)的埃及和敘利亞教會從羅馬拜占庭教會分裂出去。
基督一性論認為基督在成肉體之後只有一性,就是「道一身」(Logos-Body)性,既然基督是無罪的,祂必然不具有與罪人相同的人性,因此不能說基督有神人二性。
亞波里拿留(Apollinarius)進一步延伸,依據柏拉圖主義(Platonism)的三元論(Trichotomy),認為神聖的道取代了有犯罪傾向的理性魂(rational soul),與肉身(body)和感覺魂(sensitive soul)結合,神聖的道避免了兩個意志的衝突,又保證了基督的無罪與純潔,所以基督裡頭只有「一個神成肉身的本性」。
歐迪奇(Eutyches)則認為基督的人性乃是調和並消失在神性裡,就像一滴蜂蜜融化於汪洋大海之中,產生非人非神的第三性。
為了解決分歧和試圖挽回分裂,在557年,查士丁尼召開了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宗教大會(2nd 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這也是歷史上基督教第五次大公會議(5th Ecumenical Council),但是教宗維吉里(Pope Vigilius)拒絕參加,不過後來還是批准了結果,會議強調基督的人性不是獨立自存的,基督的身份與聖子的神性位格相聯合,並且判定基督一性論為異端,但是仍沒有平息歧見與紛爭。
此外,會議還將君士坦丁堡教會的地位提高到羅馬教會之上,更加深東方與西方基督教的分裂。
553年8月和557年12月,君士坦丁堡發生了地震,哈吉亞蘇菲亞教堂的大圓頂和東邊的半圓頂龜裂,558年5月再發生地震使得大圓頂徹底塌陷,並壓毀了祭壇,查士丁尼馬上任命伊系都魯斯的侄子伊索都魯斯二世(Isodorus the Younger)負責修建。
伊索都魯斯二世使用較輕的材料,並且將大圓頂高度提高6.25公尺,也就是今天可以看到的55.6公尺高,當時的建築技術尚未發展出將圓頂重量轉移到柱子的結構方法,力學上的不平衡使得教堂的外牆面慢慢傾斜,重建過程中只是將圓頂高度提高,以及將圓頂直徑縮小至30.87公尺以減輕對外牆的應力,修建工作一直持續到562年。
565年11月,「不眠的皇帝」查士丁尼大帝(Justinian the Great)與世長眠,享年83歲,他一生致力於建立一個涵蓋所有基督教信仰地區的帝國,重新佔領了羅馬帝國的大部分土地,成為地中海沿岸的霸權,但是並沒有達到完全統一的目的,而且漫長的戰爭用盡資源,耗竭國庫,使人民負擔異常沉重,在神學上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見解與貢獻,使他與妻子提奧多拉都被尊為聖人,並且徹底消除了古羅馬以來的國民主權,皇帝雖然還需要國民和軍隊的支持與同意,但是已經轉變成君權神授的代表,東羅馬帝國從此沒入漫漫雜草之中,歷史也由上古時代步入了黑暗的中古世紀。
此後,拜占庭帝國屹立了將近九百年之久,直到1453年,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蘇丹(Sultan Mehmed II the Conqueror)攻破君士坦丁堡,切斷基督教在小亞細亞的最後臍帶,結束中古世紀,建立了橫跨亞非歐的強盛伊斯蘭帝國。
《秘史》,普羅哥比 著,吳舒屏、呂麗蓉 譯,上海三聯書店出版,2007年4月。
《羅馬世界的終曲》,鹽野七生 著,鄭維欣 譯,三民出版,2008年7月。
《伊斯坦堡》,克莉斯塔貝克、克莉斯茜佛司廷 著,莊培棋、阮啟民、張至維 譯,木馬文化出版,2002年12月。
《外國古建築二十講》,陳志華 著,聯經出版,2003年8月。
《土耳其史》,吳興東 著,三民出版,2003年6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