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諸帝,自漢文帝以下,幾乎都與神仙方士離不開關係,西漢好神仙喜方術者,以帝王及貴族居多,重禱祀、海外求仙與黃白術的修鍊,曠日而耗財,非一般百姓所能耽玩,到了東漢後,神仙修鍊之說,漸漸向於辟穀、房中、符籙,禱祀則以治病劾鬼為主,費財較少,因而不再囿限於貴族,士庶民群起仿效,神仙說也就隨道教之流傳而深入民間。
張陵創立五斗米道,所撰作的經書依託老子所傳,稱為正一經,並設立二十四治以統轄教眾,分上品八治,中品八治,下品八治,後另置四別治,共二十八治,以應二十八宿,民家曰靖,師家曰治,治、靖至唐稱觀,至宋稱宮、廟,初入道稱鬼卒,已信道能主司祭禱,可為人治病者,稱祭酒,部眾多者稱為治頭大祭酒,張魯之子張盛時,使遷居江西龍虎山,自盛而後,子孫世代居之。太平道與五斗米道,請禱治病的方法大抵相同,所不同者,五斗米道另有靜室、義舍,太平道置三十六方。
先秦兩漢之神仙修鍊術:
《先秦兩漢冥界及神仙思想探原》,蕭登福 著,文津出版社,2001年01月。
張陵創立五斗米道,所撰作的經書依託老子所傳,稱為正一經,並設立二十四治以統轄教眾,分上品八治,中品八治,下品八治,後另置四別治,共二十八治,以應二十八宿,民家曰靖,師家曰治,治、靖至唐稱觀,至宋稱宮、廟,初入道稱鬼卒,已信道能主司祭禱,可為人治病者,稱祭酒,部眾多者稱為治頭大祭酒,張魯之子張盛時,使遷居江西龍虎山,自盛而後,子孫世代居之。太平道與五斗米道,請禱治病的方法大抵相同,所不同者,五斗米道另有靜室、義舍,太平道置三十六方。
先秦兩漢之神仙修鍊術:
- 借助於外力以造就自己:取得長生不死藥,如餐食玉英等,不必經由繁瑣艱鉅的自己修鍊,成為想企求長生而無暇與無耐心自行修鍊之帝王所喜愛。
藥餌 先秦兩漢 伏靈者,千歲松根,肇自先秦之服食長生不老藥與餐食玉英,先秦所言的不死藥,其中似乎相當重視玉英,玉榮、玉英、玉華(花)都是同實而異名。 六朝文士中,又流行著服食五石散,又名寒食散,以赤石脂、紫石英、鐘乳石、硫磺等物混合調配而成,在漢世已存在,何晏、王弼為魏晉清談之始倡者,文士受其影響,服食五石散在當時遂蔚為風氣。魏晉之世,把丹藥分為上藥、中藥、下藥,上藥可以長生,中藥養性,下藥治病,《抱朴子》重礦物而輕草木。 黃白丹鼎之術 兩漢 鍊丹,雖然漢代已有,但先秦典籍中,則較少言及,較偏重仙島之珍奇,人世所無,所以方士才會勤於入海,入海而未必遇仙,因而漢世便逐漸捨入海而事丹藥,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鑿井,淮南王的這段話,可以看出方士由勤於入海而轉變為自己提鍊丹藥之心路歷程,誠所謂求人不如求己。 淮南王曾從事於黃白之修鍊,黃指黃金,白指白銀,並且將鑄作過程比之成書,劉向獻所得淮南王撰〈枕中〉、〈鴻寶〉、〈苑秘書〉,言黃金冶鍊之術,漢宣帝命之主司鑄作,後因黃金不成而獲罪,正因為黃白之術的修鍊,除懂得修鍊方法外,尚須大財力支持,極不容易做成,因此黃白之術在修仙諸多法門中,便容易被大家所推重,所神化。 漢武帝時所提鍊出來的黃金,並不是直接拿來吞食,而是拿來做飲食器,六朝道徒及文士在採藥鍊丹上,除了採食天然珍奇礦植物,並且扇熾了自漢世以來提鍊丹藥之風,尤以黃白之術為最,經提煉出來供食用的為藥金,與一般黃金不同,可以鍊筋易質而成仙。 禱祀 兩漢 秦始皇、漢武帝時,禱祀常被用以降仙賜藥,成為求仙之修鍊法門。 耕耘五德 兩漢 耕耘五德盛行在西漢末,依東西南北中五方,種五色禾而耕耘之,以為此是黃帝榖仙之術,王莽曾親行其事,將鶴髓玳瑁、犀玉等二十餘種珍奇之物,混合煮汁,用以泡禾種,再依方位栽種,以為食之可以成仙。 房中術 兩漢 《抱朴子》把房中術當做學道的基石,但單行房中術亦不能致仙,必須與金丹服食相配合才能有所成,房中術須依口訣而行事,否則任情肆意,反會為其所傷煞,《素女經》則係六朝舊物。 符籙 兩漢 符乃是將文字屈曲做成篆、籀、星、雷之形,籙是指文書尚所列天曹官屬佐吏等諸神名諱,及敘述諸神事蹟之文字,符之效力尤大,也較常被道徒所使用,道徒以為符籙具有神祕法力,故非經一定儀式師承,不輕易示人。 借著佩服、服(吞食)符及服華丹、黃水等,可以拘三魂制七魄,變化無窮,超凌三界,遊浪六合,受周世以來符節觀念之影響,符原是中央政府所頒發之信物,持者借皇帝之威信以命令有關官吏行事,道教符籙的觀念亦是承此而來,借天帝大神來勑令諸小鬼神聽命行事,或對道行高者,受以符籙,以肯定及印證其修行。 - 自力內修以求成仙:借由吐故納新、熊經鳥伸、鍊氣食息及悟道而獲得長生不死
恬淡無欲壹氣無為 先秦兩漢 《老子》告訴我們要清淨自然,要無為守一,原與治國修身無關,到了莊子的時候,逐漸把道神秘化,而以清淨自然,壹氣無為為得道之法,戰國時,已把道家之思想視為神仙修鍊術之一,道家思想與道教修鍊術鄉融合由《莊子》與《楚辭》肇其源。 淮南王主張去喜怒、清心寡欲,去喜怒除嗜慾的說法,導致了魏晉清談聖人有情無情之辯,及魏晉名士嵇康20年不見喜怒之容。 導引吐納 先秦兩漢 導引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導是指導氣以入,引是引氣以行於體內,導引亦稱吐納,亦即是吐故納新,呼出廢氣而吸入新鮮空氣。現在所發現最早的導引行氣史料,為戰國時期的《行氣玉銘》,係刻在十二面體小玉柱上,每面三字,共刻有45字篆體銘文,年代約為周安王22年(西元前380年)之遺物。在導引上,漢世尚有一本極其重要之書《參同契》,作者為東漢魏伯陽,被喻為萬古丹經王,常被後世修鍊內丹者所引用。 導引約可分為兩種: - 吹呴吐納導引:專心致力於吐納呼吸以求長生,一日一夜有十二時,其從半夜以至日中六時為生炁,從日中至夜半六時為死炁。
- 仿禽獸姿導引:調和呼吸並配合仿禽獸之姿態而進行修練之導引,漢墓導引圖長約100公分,高約50公分,上面畫著導引者的種種動作,導引圖的出土為我們解開了莊子熊經鳥伸一語之謎,至漢末三國時,華佗濃縮為五種,稱為五禽戲。
食氣 先秦兩漢 食氣是指吸取大自然中精英之氣,以此為食,以變化身體,並借以達到長生不死,遊艇太虛的目的,鄭國大夫良霄用物精多,則魂魄強,這種吸食物體精華的觀念,後來稱為食氣,食氣說在春秋時代已有了,而到了戰國,則更加鼎盛。 所吸食之氣中,最常見者為六氣,《左傳》指陰、陽、風、雨、晦、明六種大自然現象,六氣不調即感生六種疾病,而顯現在天為六氣,反應在人則為六情,六氣被用來與神仙連在一起,始於《莊子》而闡揚於《楚辭》。 - 朝霞:東方日始出赤黃氣
- 淪陰:又稱飛泉,西方日沒赤黃氣
- 沆瀣:北方夜半氣
- 正陽:南方日中氣
- 天玄之氣:上方
- 地黃之氣:下方
六朝上清經的修持特色,即是以叩齒、咽液、靈符、咒語等,依不同方位、時節,配合存思,用以鍊氣修仙。 避榖 兩漢 辟穀是食氣的先決條件,須先避榖,禁食五榖,然後才能食氣,而在避榖、食氣前,則都須先學吐納導引。 禁咒 兩漢 禁咒是行氣於外物,使外物隨我們心意而起變化,可以說是導引的延伸,行氣於內,以變易形質,稱為導引,發氣於外,以變化外物,稱為禁咒。 存思 兩漢 存思即是心中存想神仙之形象,專一不雜,借此與神明溝通,而達至變化飛行而成仙的目的,與佛家的觀想相近,究其源,殆肇自先秦祭祀時之致齋,古時祭祀前有散齋、致齋,散齋7日,致齋3日。九淵,乃是九種不同形貌的修行層次,未必與存思有關。
《先秦兩漢冥界及神仙思想探原》,蕭登福 著,文津出版社,2001年01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