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1日 星期三

先秦兩漢冥界及神仙思想探原 (2)生死 - 地府組織的發展

以莊子看來,人之生係由氣而來,人死後也將化為氣而返歸大自然,然後再隨機緣組合為其他東西,列子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由形、氣、質三者所組合成的,人也是如此,天代表清輕之氣,地代表濁重之形、質,一切萬物皆由形、氣、質組合而來,因此一切皆由天(氣)、地(形、質)而化生。

道家對魂魄的問題較少觸及,但對形氣之說,則極為完備,人之精神,清輕,為氣,屬於天,人之骨骸,濁重,為形、質,屬於地,氣生萬物的說法,形成了道教一氣生三氣(三天),三氣生九氣(九天)的說法。儒、道較能以理智的方式,來處理鬼神之事,在先秦之世,稍能言行一致的,當為道家,道家既以為人死後復歸於大氣,因而不必厚葬。

淮南王劉安開始拿自然界的現象,來說明人體的生成與結構,即以人配天,這個觀念發展到後來,便成為道教的以人體為小宇宙,人體內部血氣運行一圈,便稱為一周天。韓嬰把魂魄的觀念,擴大為精、神、魂、魄、志五者,並把它拿來跟人體的五臟相配,於是五行、五臟與魂魄都有了關連。

班固《白虎通》中引許多當時所流行的讖諱書的說法,把《白虎通》的說法看成漢世生命起源說的集大成者,將魂劃歸於情,歸於陰,把魄劃屬於性,屬於陽,與先秦陽生魂,陰生魄的說法相異。

  • ‧以氣生萬物說為主,以此來闡述生命的起源
  • ‧以為人之魂魄與情性,皆由陰陽氣所成
  • ‧以為人體之結構仿自大自然(天),每以陰陽五行及天人間的關係,來說明生命現象
  • ‧把魂魄、性情與五臟六腑牽混一談,並進而與外界現象之五行、五色、五音、方位等相配合
陰陽魂魄性情五臟五官五行五方位五色六腑
五性(生)
西大腸
小腸
雙竅膀胱、三焦
六情(靜)西大腸
愛(好)膀胱
小腸

在先秦,人性的探討是獨立的,並不與生命的起源相結合,世碩、宓子賤、漆雕開等,以為人性中兼具有善惡兩者,告子主張性無善惡之分,人性如水,荀子倡導性惡說,以為人性本惡,須經後天之教導才能為善。董仲舒認為人秉陰陽氣而生,性生於陽,情生於陰,陽仁陰貧,所以性善而情惡,孟子僅看到人之性,只看到組成人體的陽,因而誤以為人性皆善,荀子則只看到了人之情,僅看到組成人體之陰,因而誤以為人性皆惡。

劉向認為一個人的性與情應該是相配和的,揚雄倡導人之性也,善惡混之說,王充以為人性秉於陰陽,但每個人的稟氣有厚薄的不同,把人性化分為極善、中人、極惡三等,在荀悅看來,外在好惡(情)之取捨,完全由內在之本性來決定,情是性的一種反應,與善惡無關,以善為陽,以惡為陰,陽性升,陰性降,升難而降易,為善較難,為惡較易,因此不可放縱人性,須以法教來防治。

《禮記》把先秦鬼神與魂魄關係,做了系統的說明:
祭祀時須實牲於柴,燔燎之,使氣上聞
形(骨肉)祭祀時須薦黍稷,羞肝肺首心,見聞以俠甒,加以鬱鬯

先秦之魂與魄,當指人體中支配思想與肉體之精神力,用之於支配形體舉動者為魄,用之於思慮計度者為魂,人死後,精神力仍守住形體守住家土不忘,即所謂魄盛,將留處於地上為鬼,至於思慮清純者,死後能釋形上昇,或為星辰五行之神,或為天帝左右,人死後魂盛者是可以升天的,且小臣與厲也都可以升天,不限於帝王與卿大夫,周世人死魂盛者升天的觀念,是承繼殷商而來的。

魄盛者留處於地,或居地下九原、黃泉或在蒿里,以歆享子孫之祭祀而禍福於人,黃泉,是要闕地及泉,服虔注云:「天玄地黃,泉注地中,故曰黃泉」,蒿里,亦稱下里,蒿里的思想當較晚出,疑始於戰國末。《薤露》、《蒿里》並喪歌也,《薤露》送王公、貴人,《蒿里》送士大夫,使挽柩者歌之,世呼為挽歌,人民會吟《蒿里》者多,能歌《薤露》者少,《泰山吟》、《梁甫吟》、《蒿里》三者的性質是相同的,同樣是喪葬時所詠唱的挽歌,而梁甫山與蒿里山都是泰山下的小山,三者同是人死精魄所歸之處。

人死雖有升天與入地之不同,至於冥界的主宰,以先秦典籍看來,則似乎只有一個,那就是天-天帝,人鬼雖有禍福於人的能力,但要報仇降禍,須經天帝的允許方可。神荼、鬱壘主閱領萬鬼神話當起於周世,與《山海經》神話有關。到了戰國末,蒿里的觀念出現後,冥界的直接主權,才漸由天轉變為地下主或泰山神,但地下主與泰山神仍須受天的節制。

在先秦,泰山神由山岳之神而被轉變為冥界主宰,這或許與帝王的重視封禪有關,封禪之論,在戰國之世應已存在,與泰山神主管人壽與封禪的金篋玉策有關,泰山被視為冥神,不僅漢世如此,應在戰國末的楚地即已如此了,由於漢朝的開國君主劉邦,與他的部屬,大都是楚國人,因此在死後世界觀上,漢朝受楚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天帝的權限雖然未變,但冥界的直接管轄權,則逐漸移到泰山神的身上,到了東漢,史書上便已明言泰山神為當時地下冥界的最高主宰。

雖認為人死後的歸處有二,一為天上,一為地下,但天上的生活,僅為那些極少數的帝王公侯與方士仙人而設的,大部分的人,都只能到地下黃泉繼續過著與人世相同的生活,王公貴人如不能上天而入地,依然也是統治階級,驕貴異常。漢人認為死後的地下世界,即是生前世界的延續,生前富貴者,死後仍是富貴,生前貧賤者,死後仍是貧賤,且仍有勞役與課稅之事,明器的盾,不管它作何種形狀,主要作用是死者在地下持以捍衛自己。遺策上載列姓名職稱的明器俑人,在漢墓中極為常見。

冥弊分為兩類:
  • 上印半兩
  • 印有郢稱
漢代認為人死後的地下生活,與在陽世的生人無異,因此有關殉葬的器物,陵寢的擺設,處處都是生人的翻版,漢代諸帝中,文帝號稱儉省,葬時穿土復土之卒尚且動用3萬餘人,其他諸帝可知,在漢代自帝王貴戚,以至士庶人,在喪葬上,無不竭盡物力、財力以從事於葬埋,起因於世俗之人以為死人有知,與生人無以異。漢時在喪事上,常有門下故吏及門生出錢助葬的現象。

楊王孫主張裸葬,人與萬物死不能為鬼,人死亦不能為鬼。人之所以能夠運作云為,是因為精氣與血脈相結合的關係,人死後,精氣離形而滅,形體腐朽為灰土,精氣、形體既皆朽滅,便不能有鬼的產生。是人所見之鬼,並非死人之精氣魂魄,而是吾人思念存想,所造成的幻像。

漢代帝王,死後身上穿著金縷玉衣,口含珠玉,金縷玉匣為漢世帝王入殮時所穿著,而京師貴戚,郡縣豪家,喪葬用金縷玉匣,則可知東漢之世僭越奢侈之風,已達到集點。榮祿、少府疑為替帝王在地下主其祿事及王室之主藏庫者,陰嬸疑係帝王刻以封地下較低層之女性官吏,要其為他處理地下事物者。

漢代帝王陵寢規制,大抵承秦而來,除都城有廟外,在墓地上又有廟,寢與便殿,寢是陳設日常生活用具之處,漢代帝王的整座陵區,事實上包含了墳陵、寢、便殿、吏舍,及廣大的墓園,合稱園寢、陵園或陵寢。陵園由佔地數頃至70餘頃。漢代帝王的陵寢,都設有專人管理,有廟郎、寢郎、園郎、校長、食官令等。

漢代之冥界,雖有地下主或泰山神,但仍須由天帝來節制,黃神生五嶽,主死人錄,召魂召魄,主死人籍,即為泰山神,其下有蒿里、梁父神,蒿里之神也稱作耗里伍長、蒿里君、中蒿長,其下有掌管墓事之擊犆卿、西塚伯(掌天下西半邊之墓事)、東塚侯(當東半邊墓事)、地下二千石(掌各郡之墓)、丘丞墓栢(掌各縣)、塚中游擊(掌各鄉之墓事)、魂門亭長(掌千里之亭)、再下去為主司各家墓事之小吏。

每一墓都各自有主管者有墓令、墓主,主贓君,即為主藏君,亦即主墓室之官長,陽世官吏給陰曹地府的往來公文,由陽世死者的家丞,移交給地府同職級的主藏郎中,再由郎中具奏掌管墓室之主,可見在東漢時,地府的組織已極完整。漢代大抵把天堂與天下皆視為人世另一種生活的延續,而天上與地下,各有官吏職司,各有考核之人,隨其所作輕重,而施賞罰,與人世並無多大差異。

在漢代的石刻畫中,已有死人河的出現,冥河的觀念在漢代已有了,用以間隔生死,冥河的觀念,到了唐代便益趨明顯化,成為奈河,宋以後,以奈河作為陰陽界線的觀念,便一直深入於民心。顧炎武以為宋玉〈招魂〉之文,為後世地獄之祖,地下幽都有土伯九約。

戰國末有蒿里的出現,到了兩漢而有地下主及泰山治鬼說的出現,冥界的主宰權,始漸由天地而轉變為泰山神,而鬼的地位也就每下愈況了,見鬼拿椎鎖繩纆來拘人魂魄之說,在漢世已存在,除見鬼來拘人外,患病之人也常見到墓中死者來相迎,到佛教傳入中國,而剝皮、車壓、油炸等慘事,便與鬼結合在一起,而鬼也就遠不如人了,周世那種以鬼為尊的觀念也就隨著地獄觀念的興起而遠逝了。


先秦兩漢冥界及神仙思想探原》,蕭登福 著,文津出版社,2001年01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