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的起源雖在戰國之季,但經被尊崇,則在漢武帝置五經博士以後,經學形式的固定是從漢代開始的,藝的形式是經,漢朝設五經博士而非六數,係因樂經早已散佚。宋代以後乃以四書為中心的儒學,宋朝以前,唐代儒學固較漢朝儒學思想也已變化,但均係以五經為中心的儒學。
借助於傳統的思想材料,改變其形式,進而增補其內容,中國中世紀歷史上的經學箋注主義就是由此產生的,不論秦漢的經學讖緯化、魏晉的經學玄學化、唐宋以來的經學科舉以至八股化和道學化。喜歡臣下習文法吏事,緣飾以儒術的內法外儒政策,正是漢家歷代皇帝的心傳,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是漢高祖以來的心傳,武帝賜嚴助書,具以《春秋》對,毋以蘇秦縱橫,因為《春秋》嚴上下之分,大一統之治,縱橫便有害統一了。
漢初惠帝4年(前193年)正式命令解除秦朝挾書之禁,由於文字不同,說解亦異,今文經典均秦朝舊儒於漢初所授,傳承系譜分明,代表漢朝官認的學問,今古文經學之爭,以古文學家與今文學家爭立博士始而以綜合今古文學終。
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文字,罷其不與秦文合者,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倉頡篇〉三篇未出,大篆未省改之前,所謂秦文,即篆文也。
六藝之書,行於齊、魯,爰及趙、魏,而罕流佈於秦,皆以東方文字書之,是六國文字,即古文也,古文籀文者,乃戰國時東西二土文字之異名,其源皆出於殷周古文,秦居宗周故地,其文字由有封鎬之遺,故籀文與自籀文出之篆文,其去殷周古文反較東方文字為近。自秦滅六國以至楚漢之際十餘年間,六國文字遂遏而不行。
在羅馬帝國,儘管拉丁語系被用於各族人民之間的往來,但人們仍然繼續使用著如希臘文、希伯來文、通俗埃及文等其他文字,這樣有助於非羅馬觀念的延續。
秦朝統一前秦國時代,以立國宗周之地,傾向於最能保存西周遺風,直接繼承西周金文而通用籀文(大篆),天下大定時整理與統一文字,即以籀文為基本,加以簡略化而成篆書(小篆),乃官方正式字體。較篆書愈益簡化,適用低級公職人員辦事節省時間,方便於竹、木簡上書寫,戰國楚國已常用的實用字體,也被保留由徒隸使用而名隸書,到漢朝實用體的隸書終以普及而正式化,取代篆書的標準地位,漢碑標準字體便是隸書。草書先於楷書發源,隸書追隨篆書,自此單使用為裝飾文字,中國文字書寫系譜,因之便在漢朝告一總結。
毛筆的筆管自殷朝遺址中已有發現,可明瞭中國特有書寫用具毛筆的使用非始自蒙恬,以植物纖維為原料的紙,其製造自1世紀甚至西元前1世紀的前漢時代便已開始,蔡倫須是製造良質紙張而又得以廉價生產的技術改良者,中國製紙術於8世紀時傳向當時的阿拉伯,12世紀再傳播到歐洲。質輕而價值昂貴,僅通行於上流社會,薄而白的縑帛,紙未發明以前便稱之為紙,蔡倫以後今日意義的紙普及,才改稱帛書,帛書約成10公尺常的帶狀,可以捲攏,以便收藏,此型態稱為卷。
自劉歆移書太常為古文竟勝今文之始,新莽篡漢,崇尚古文,東漢嗣興,廢黜莽制,五經博士仍沿西漢之規,而在野巨儒多明古文,一經專門家性格已向廣泛的五經通學者轉換,儒者身通六藝,故今古文學之爭,亦已東漢為最著。
劉向治《榖梁春秋》,詔領校中五經秘書20餘年,乃集合《洪範五行傳》奏論之,與董仲舒不同,序次《烈女傳》以戒天子,及採傳記行事,著《新序》、《說苑》各若干篇,又別集眾錄,謂之《別錄》,不僅以陰陽修咎論時政得失,而且引災異推演之術以為政治鬥爭(黨爭)之工具,由虞至漢的歷史,完全用天人感應思想,加以說明,更是世界最古的目錄分類和中國文獻學的創始。
劉向子劉歆,治左氏,傳其春秋,言五行傳,又頗不同,《漢書‧五行志》所載,劉氏父子推演災異者,共182事,言論凡226則。劉向死後,哀帝使劉歆嗣父前業,劉歆乃攝《別錄》指要,集六藝群書,種別為《七略》,分類〈輯略〉、〈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術數略〉、〈方伎略〉,〈諸子略〉共輯書10種,187家,4364篇,班固《漢書‧藝文志》即因《七略》之辭,刪存其要而成。
先秦學人論述諸子哲學,只將諸子中學說相契合或互連結的作為一類,並不加以學派的專名,自司馬談〈論六家要旨〉,始以儒、墨、名、法、陰陽、道德等學派專名為標準而評騭諸子學說,太史公所說六分法,大體上足以包舉先秦重要學派,六家皆以學顯,西周以前學在官府,而私學開創於春秋戰國之際,賢人作風特徵之一,即是今不如古的退化史觀,劉向、劉歆父子因校理群書感虞編目分類的需要,遂有九流十家之目。
劉歆表現出存古的主張,反對滅絕各家的專己守殘的政策,反對雷同相從的陋習,劉向指出文化史的發展不但與陰陽災異等神學範疇無甚關係,純屬人事以內,而且還主張存異說,反對專一說,黨同門。在托古改制之中,還看出了禮失求諸野的現實危機,二重真理觀或折衷主義的自我矛盾,一方面暗示了一元論神學思想的危機,另一方面表白了對於中世紀社會矛盾之無力解決,劉歆的自殺悲劇,即其明證,對於不相容的矛盾思想,給以相等同的贊辭,正是折衷主義史家論斷的筆法。
今古文經學之爭,不在爭取學說之公開流傳,而是爭取置博士,設弟子員,即官學的地位之確立,博士的官階並不算小,漢初俸400石,其後增至600石,內遷可為奉常、侍中,外遷可以為郡國守相諸侯王太傅等等,弟子員年考一次,如能通過一經就可以補文學、掌故的缺,考得高等的,可以做郎中。
《禮記》自漢朝編纂,所收錄關於禮、樂各篇,也經發現乃是荀子相關諸篇的模寫,荀子天道即自然,與人事全然無關的思想相近於道家,漢朝儒學予荀子思想最大的變貌,乃在六藝中《易經》的地位再估定,《易經》原與筮的關係密切,周朝初年尚踏襲殷朝用龜卜之法,所以筮法乃周朝發明由輔助卜法而中替代了卜法,篇幅擴充與理論建立於上下兩篇基礎上成立十翼,其年代也似多數經典文字完成自戰國晚期以至前漢中期。
就經的內容說,常以爭立《左傳》為其中心問題,即是爭論各派《春秋》說解的優劣問題,今文學家有孔子為漢制法之說,《公羊》和後來《榖梁》能夠久据官學的地位,《白虎通義》即為今文學之結晶,古文學家漢為堯後之說,《左傳》在新莽時得立於學官,到漢末,社會的危機暴露出來,不但今文早已失卻其作為統治工具的功用,就是古文的經典注疏也已不足以厭悅人心。
所以馬融、盧植、鄭玄、許慎諸儒也終於撤廢了家法的藩籬,走上了綜合今古文學的折衷道路,兩漢經學的結束的顯明表現,就是今古文經學的合流,鄭玄刮囊大典,網羅眾家,刪裁繁蕪,刊改漏失,自是學者略知所歸。《說文解字》所收錄文字開始一部首編定,成立今日中國字典辭書原型,脫離本屬《禮記》一篇的原型而擴大篇幅,單獨成立專書的《爾雅》,以最早訓詁之書聞名。
而時代思想的主流,則已經開始向著玄學方面潛行了,馬融洽是這一時代思潮轉捩的體現者,兼注三禮,而且突破經學的藩籬,崇奉老莊,而且於絳帳女樂之中講學,也開魏晉清談家破棄禮教的風尚。
東漢經師以及生徒們,常常用韻語來標榜個人在學術上的獨特成就與風格,通常只是七言一句,在第四字與第七字上協韻,韻語當時稱為謠言,或稱為風謠、諺、語、號、論、歌,謠言或風謠的發生,與漢朝登庸官吏的制度有關,漢朝的察舉與徵辟,所憑藉的品評標準,是出自鄉里的意見,其在太學中,則依據學中之語,乃是一種有力的薦舉狀,採取歌的形式,簡短有力,便於流傳,是延譽上達的利器。在漢末宦官們的權勢膨脹以後,官僚們以及官僚的黨羽們為了反抗宦官,便拿來作為政治鬥爭的工具,不但用以褒獎同類,且用以貶斥奸邪。
採集、整理民謠而配以音樂,以便歌唱的音樂詩樂府,也自武帝時代創始,考風謠謠諺之類,直到魏晉之際,也還在高門名族間流行著,魏晉時代題目品藻風氣之盛,可於《世說新語》一書中窺見概略,然而那時所謂的題目,也還是一種概念的比況,並無具體的內容。題目品藻,本來起於東漢,稱號實為題目的濫觴,稱號本身就直指人物,並不取什麼譬況,是從風謠蛻變出來的,後來題目卻有了重大的發展,從直指變為譬況,從具體說明變為抽象象徵。
風謠與題目,正代表著中世紀名門豪族的一種公論,並沒有什麼廣大的社會性,僅發生於名門賓客之間,當時的各種豪族集團,也都各自有其賓客,各自有其公論,只能是一種地望或名望的標誌,把身分性地主階級的狹義的公論稱為清議,是當時名門豪族的賓客自高位置的一種虛矯表現。
當太學生因為反宦官之故而遭摧殘之後,奉旨的鴻都門生徒與宣陵孝子就出現了,這是對豪族地主施行軟化與分化並進的政策,光和元年正式置鴻都門學,鴻都門連像白虎觀的宗教理論也制不出來,抬出來的是孔子的畫像,鴻都門學的辭賦、書畫、尺牘,以及方俗閭里小事,與太學中的五經是大異其趣的。太學生分裂出來的,則以書畫技藝進,別立鴻都門學,一反傳統的經註學風。鴻都門學的主要工作僅是從書法上刊定五經字句而已。
禁錮了的清議,不得不開始轉向,另求出路,其結果是清議轉而為清談,從是非臧否,到發言玄遠,口不臧否人物,從空洞無物的綱常名教,到綱常名教的否定而叛散五經,滅棄風雅,以至聖人孔子與老莊將無同,流為純概念的遊戲。魏晉清談,以《易經》、《老子》、《莊子》為三玄。
葛洪把華與實,形與神分開來,指出郭泰的彰徨不定,載肥載臞,乃是客觀環境與主觀願望的矛盾衝突,在無法解決時,生活態度便出現一種忽冷忽熱的兩面作風。
《世說新語》的撰集者不僅目郭泰等為清議轉向清談的契機人物,且直認他們為清談的始祖,佔全書1/2以上的篇幅,漢末諸名士在《世說新語》一書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漢末與魏晉,在《世說新語》撰集者看來,同屬於整個清談時代。
《中國思想通史‧第二卷兩漢思想》,侯外廬、趙紀彬、杜國庠、邱漢生 著,人民出版社,1957年04月。
《黃河文明之光》,姚大中 著,三民書局出版,1981年04月。
《劍橋插圖中國史:西方人眼中的中國文明奧秘》,伊佩霞 著,趙世瑜、趙世玲、張宏艷 譯,果實出版,2005年04月。(1996)
《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錢穆 著,三民書局出版,2003年08月。(1958)
借助於傳統的思想材料,改變其形式,進而增補其內容,中國中世紀歷史上的經學箋注主義就是由此產生的,不論秦漢的經學讖緯化、魏晉的經學玄學化、唐宋以來的經學科舉以至八股化和道學化。喜歡臣下習文法吏事,緣飾以儒術的內法外儒政策,正是漢家歷代皇帝的心傳,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是漢高祖以來的心傳,武帝賜嚴助書,具以《春秋》對,毋以蘇秦縱橫,因為《春秋》嚴上下之分,大一統之治,縱橫便有害統一了。
漢初惠帝4年(前193年)正式命令解除秦朝挾書之禁,由於文字不同,說解亦異,今文經典均秦朝舊儒於漢初所授,傳承系譜分明,代表漢朝官認的學問,今古文經學之爭,以古文學家與今文學家爭立博士始而以綜合今古文學終。
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文字,罷其不與秦文合者,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倉頡篇〉三篇未出,大篆未省改之前,所謂秦文,即篆文也。
六藝之書,行於齊、魯,爰及趙、魏,而罕流佈於秦,皆以東方文字書之,是六國文字,即古文也,古文籀文者,乃戰國時東西二土文字之異名,其源皆出於殷周古文,秦居宗周故地,其文字由有封鎬之遺,故籀文與自籀文出之篆文,其去殷周古文反較東方文字為近。自秦滅六國以至楚漢之際十餘年間,六國文字遂遏而不行。
在羅馬帝國,儘管拉丁語系被用於各族人民之間的往來,但人們仍然繼續使用著如希臘文、希伯來文、通俗埃及文等其他文字,這樣有助於非羅馬觀念的延續。
秦朝統一前秦國時代,以立國宗周之地,傾向於最能保存西周遺風,直接繼承西周金文而通用籀文(大篆),天下大定時整理與統一文字,即以籀文為基本,加以簡略化而成篆書(小篆),乃官方正式字體。較篆書愈益簡化,適用低級公職人員辦事節省時間,方便於竹、木簡上書寫,戰國楚國已常用的實用字體,也被保留由徒隸使用而名隸書,到漢朝實用體的隸書終以普及而正式化,取代篆書的標準地位,漢碑標準字體便是隸書。草書先於楷書發源,隸書追隨篆書,自此單使用為裝飾文字,中國文字書寫系譜,因之便在漢朝告一總結。
毛筆的筆管自殷朝遺址中已有發現,可明瞭中國特有書寫用具毛筆的使用非始自蒙恬,以植物纖維為原料的紙,其製造自1世紀甚至西元前1世紀的前漢時代便已開始,蔡倫須是製造良質紙張而又得以廉價生產的技術改良者,中國製紙術於8世紀時傳向當時的阿拉伯,12世紀再傳播到歐洲。質輕而價值昂貴,僅通行於上流社會,薄而白的縑帛,紙未發明以前便稱之為紙,蔡倫以後今日意義的紙普及,才改稱帛書,帛書約成10公尺常的帶狀,可以捲攏,以便收藏,此型態稱為卷。
自劉歆移書太常為古文竟勝今文之始,新莽篡漢,崇尚古文,東漢嗣興,廢黜莽制,五經博士仍沿西漢之規,而在野巨儒多明古文,一經專門家性格已向廣泛的五經通學者轉換,儒者身通六藝,故今古文學之爭,亦已東漢為最著。
劉向治《榖梁春秋》,詔領校中五經秘書20餘年,乃集合《洪範五行傳》奏論之,與董仲舒不同,序次《烈女傳》以戒天子,及採傳記行事,著《新序》、《說苑》各若干篇,又別集眾錄,謂之《別錄》,不僅以陰陽修咎論時政得失,而且引災異推演之術以為政治鬥爭(黨爭)之工具,由虞至漢的歷史,完全用天人感應思想,加以說明,更是世界最古的目錄分類和中國文獻學的創始。
劉向子劉歆,治左氏,傳其春秋,言五行傳,又頗不同,《漢書‧五行志》所載,劉氏父子推演災異者,共182事,言論凡226則。劉向死後,哀帝使劉歆嗣父前業,劉歆乃攝《別錄》指要,集六藝群書,種別為《七略》,分類〈輯略〉、〈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術數略〉、〈方伎略〉,〈諸子略〉共輯書10種,187家,4364篇,班固《漢書‧藝文志》即因《七略》之辭,刪存其要而成。
先秦學人論述諸子哲學,只將諸子中學說相契合或互連結的作為一類,並不加以學派的專名,自司馬談〈論六家要旨〉,始以儒、墨、名、法、陰陽、道德等學派專名為標準而評騭諸子學說,太史公所說六分法,大體上足以包舉先秦重要學派,六家皆以學顯,西周以前學在官府,而私學開創於春秋戰國之際,賢人作風特徵之一,即是今不如古的退化史觀,劉向、劉歆父子因校理群書感虞編目分類的需要,遂有九流十家之目。
劉歆表現出存古的主張,反對滅絕各家的專己守殘的政策,反對雷同相從的陋習,劉向指出文化史的發展不但與陰陽災異等神學範疇無甚關係,純屬人事以內,而且還主張存異說,反對專一說,黨同門。在托古改制之中,還看出了禮失求諸野的現實危機,二重真理觀或折衷主義的自我矛盾,一方面暗示了一元論神學思想的危機,另一方面表白了對於中世紀社會矛盾之無力解決,劉歆的自殺悲劇,即其明證,對於不相容的矛盾思想,給以相等同的贊辭,正是折衷主義史家論斷的筆法。
今古文經學之爭,不在爭取學說之公開流傳,而是爭取置博士,設弟子員,即官學的地位之確立,博士的官階並不算小,漢初俸400石,其後增至600石,內遷可為奉常、侍中,外遷可以為郡國守相諸侯王太傅等等,弟子員年考一次,如能通過一經就可以補文學、掌故的缺,考得高等的,可以做郎中。
《禮記》自漢朝編纂,所收錄關於禮、樂各篇,也經發現乃是荀子相關諸篇的模寫,荀子天道即自然,與人事全然無關的思想相近於道家,漢朝儒學予荀子思想最大的變貌,乃在六藝中《易經》的地位再估定,《易經》原與筮的關係密切,周朝初年尚踏襲殷朝用龜卜之法,所以筮法乃周朝發明由輔助卜法而中替代了卜法,篇幅擴充與理論建立於上下兩篇基礎上成立十翼,其年代也似多數經典文字完成自戰國晚期以至前漢中期。
就經的內容說,常以爭立《左傳》為其中心問題,即是爭論各派《春秋》說解的優劣問題,今文學家有孔子為漢制法之說,《公羊》和後來《榖梁》能夠久据官學的地位,《白虎通義》即為今文學之結晶,古文學家漢為堯後之說,《左傳》在新莽時得立於學官,到漢末,社會的危機暴露出來,不但今文早已失卻其作為統治工具的功用,就是古文的經典注疏也已不足以厭悅人心。
所以馬融、盧植、鄭玄、許慎諸儒也終於撤廢了家法的藩籬,走上了綜合今古文學的折衷道路,兩漢經學的結束的顯明表現,就是今古文經學的合流,鄭玄刮囊大典,網羅眾家,刪裁繁蕪,刊改漏失,自是學者略知所歸。《說文解字》所收錄文字開始一部首編定,成立今日中國字典辭書原型,脫離本屬《禮記》一篇的原型而擴大篇幅,單獨成立專書的《爾雅》,以最早訓詁之書聞名。
而時代思想的主流,則已經開始向著玄學方面潛行了,馬融洽是這一時代思潮轉捩的體現者,兼注三禮,而且突破經學的藩籬,崇奉老莊,而且於絳帳女樂之中講學,也開魏晉清談家破棄禮教的風尚。
東漢經師以及生徒們,常常用韻語來標榜個人在學術上的獨特成就與風格,通常只是七言一句,在第四字與第七字上協韻,韻語當時稱為謠言,或稱為風謠、諺、語、號、論、歌,謠言或風謠的發生,與漢朝登庸官吏的制度有關,漢朝的察舉與徵辟,所憑藉的品評標準,是出自鄉里的意見,其在太學中,則依據學中之語,乃是一種有力的薦舉狀,採取歌的形式,簡短有力,便於流傳,是延譽上達的利器。在漢末宦官們的權勢膨脹以後,官僚們以及官僚的黨羽們為了反抗宦官,便拿來作為政治鬥爭的工具,不但用以褒獎同類,且用以貶斥奸邪。
採集、整理民謠而配以音樂,以便歌唱的音樂詩樂府,也自武帝時代創始,考風謠謠諺之類,直到魏晉之際,也還在高門名族間流行著,魏晉時代題目品藻風氣之盛,可於《世說新語》一書中窺見概略,然而那時所謂的題目,也還是一種概念的比況,並無具體的內容。題目品藻,本來起於東漢,稱號實為題目的濫觴,稱號本身就直指人物,並不取什麼譬況,是從風謠蛻變出來的,後來題目卻有了重大的發展,從直指變為譬況,從具體說明變為抽象象徵。
風謠與題目,正代表著中世紀名門豪族的一種公論,並沒有什麼廣大的社會性,僅發生於名門賓客之間,當時的各種豪族集團,也都各自有其賓客,各自有其公論,只能是一種地望或名望的標誌,把身分性地主階級的狹義的公論稱為清議,是當時名門豪族的賓客自高位置的一種虛矯表現。
當太學生因為反宦官之故而遭摧殘之後,奉旨的鴻都門生徒與宣陵孝子就出現了,這是對豪族地主施行軟化與分化並進的政策,光和元年正式置鴻都門學,鴻都門連像白虎觀的宗教理論也制不出來,抬出來的是孔子的畫像,鴻都門學的辭賦、書畫、尺牘,以及方俗閭里小事,與太學中的五經是大異其趣的。太學生分裂出來的,則以書畫技藝進,別立鴻都門學,一反傳統的經註學風。鴻都門學的主要工作僅是從書法上刊定五經字句而已。
禁錮了的清議,不得不開始轉向,另求出路,其結果是清議轉而為清談,從是非臧否,到發言玄遠,口不臧否人物,從空洞無物的綱常名教,到綱常名教的否定而叛散五經,滅棄風雅,以至聖人孔子與老莊將無同,流為純概念的遊戲。魏晉清談,以《易經》、《老子》、《莊子》為三玄。
葛洪把華與實,形與神分開來,指出郭泰的彰徨不定,載肥載臞,乃是客觀環境與主觀願望的矛盾衝突,在無法解決時,生活態度便出現一種忽冷忽熱的兩面作風。
《世說新語》的撰集者不僅目郭泰等為清議轉向清談的契機人物,且直認他們為清談的始祖,佔全書1/2以上的篇幅,漢末諸名士在《世說新語》一書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漢末與魏晉,在《世說新語》撰集者看來,同屬於整個清談時代。
《中國思想通史‧第二卷兩漢思想》,侯外廬、趙紀彬、杜國庠、邱漢生 著,人民出版社,1957年04月。
《黃河文明之光》,姚大中 著,三民書局出版,1981年04月。
《劍橋插圖中國史:西方人眼中的中國文明奧秘》,伊佩霞 著,趙世瑜、趙世玲、張宏艷 譯,果實出版,2005年04月。(1996)
《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錢穆 著,三民書局出版,2003年08月。(1958)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