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蒸汽機為基礎的紡織工業的爆炸性成長,是奴隸制度再度興起的原因。直到19世紀,出現現代化的下水道、預防接種和檢疫之後,城市人的壽命才開始接近鄉下人的壽命。城市之所以吸引人,完全是因為能讓人擺脫鄉村社區經常具有的強制性和壓迫性,但也由於城市缺乏自己的社區,因此帶有毀滅性,人類需要社區,如果沒有積極向上的社區,就會出現具破壞性的凶狠社區。
鐵路是工業革命真正革命性的因素,因為鐵路不但創造了新的經濟領域,也快速改變心智地理(mental geography),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真正擁有移動能力,第一次擴大了一般人的天地。在鐵路創造的心智天地裡,人類掌握了距離,在電子商務的心智天地中,距離已經消失,只有一個經濟體,只有一個市場。從事電子商務必須中央集權,但送貨部份卻要徹底的地方分權,交貨的過程必須地方化,且要十分詳細和精確。
新的通路改變了顧客的定義,不但改變了顧客的購買方式,也改變了顧客購買的東西,改變了顧客的行為,改變了整個經濟,媒體不僅控制傳播方式,也控制傳播的內容,在網際網路上,你必須採取不同的方式。新產業會出現,完全是因為產業革命帶來的心態和技術,這是一種接受,甚至熱烈歡迎新發明的精神,是接受、甚至熱烈歡迎新產品和新服務的心態。
資本主義把經濟偶像化,把經濟當成一切目的,這樣只有一種面相。資本主義理論假設只有一個同質性的市場,實際上卻有三個互相重疊的市場,也就是國際貨幣與資訊市場、國家市場和地區市場,這三個市場大致彼此互不交流。世界貨幣在全球經濟和主要貨幣市場之外並不存在,他不是由經濟活動創造出來的貨幣,而是由外匯交易創造出來的,這種虛擬貨幣沒有經濟功能,因此擁有絕對的流動性。市場理論的基礎是一種均衡的架設,因此無法適應變化,更別說適應創新了。經濟活動的型態是移動的不均衡(moving disequilibrium)。
工業革命創造了企業家,改變了整個經濟。
企業家的四大陷阱:
如果你一開始就把變化當威脅,你永遠不會創新,不要只因為什麼東西不在你的計畫裡,就排斥這種東西,意外經常是創新最好的來源。創新是經濟層面的事情,不是技術層次。若要繼續生存和成功,每個組織都必須成為改變的原動力,要成功的管理改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己創造改變,把創新移植到傳統企業上不會成功,企業得先變成改變的原動力,必須放棄已被證明不成功的東西,也必須有系統、持續不斷地在企業內部,改善每種產品、服務和程序,要成為改變的原動力,首先要改變整個組織的心態,讓大家不把改變當作威脅,而是當成機會。
未來公司的最高經營階層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在公司的三個面向取得平衡:
使用工具的人會知道如何運用工具,製造工具很重要,但卻是一種純粹技術性的工作。要從事知識工作,得先具備兩點:
知識社會是第一個可以讓人毫無限制地力爭上游的社會,知識和其他生產工具最大的不同,就是不能繼承或遺留給後代,每個人都要重新學習,在這一點上,人人生而平等,但是教育無法賜給你經驗或智慧。知識過時的速度經常快得讓人難以相信,未來三十年內,成人的專業進修教育會成為成長最快的產業,但不是以傳統的方式成長。
產業革命也創造了讓新產業能夠出現的社會價值觀,最重要的是,產業革命創造了科技人才。在知識工作,你最先問的問題應該是,「你做什麼工作?你應該怎麼做?」,只有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才能創造重大的差別。
這些以知識為基礎的新產業的績效,逐漸變成要看這類產業如何吸引、維持和激勵知識工作者而定,如果滿足知識工作者貪慾的方式不再有效,就必須靠滿足他們的價值觀來達成目的,給予他們社會的肯定,把他們從下屬變成經理人,從員工變成合夥人,不管員工的待遇有多豐厚,財務誘因不能防止員工離職,反而會催促員工離開,因為當他們拿到這種獎金或認股權時,短期的財務利得就變成他們唯一的動機。
一個夥伴不能命令另外一個夥伴,跟夥伴合作基本上是行銷的工作,明天的執行長必須瞭解何時該下命令,何時該當夥伴。在傳統勞動力中,員工為制度服務,但在知識勞動力中,制度必須為勞工服務。昨天的工人主要是把工作當成謀生方式,今天大多數的知識工作者卻認為,工作是一種生活方式,兩者有重大的差別。
知識勞動力有個重要特徵,就是知識工作者不是勞工,而是資本,但決定資本績效高低的依據,不是成本,也不是投入多少的問題,而是資本的生產力。知識企業要領先群倫的唯一方法,經理人必須花時間跟有希望的知識專才在一起,認識他們,也讓他們認識你,還要培養他們,傾聽他們說話,並質疑和鼓勵他們。知識組織的員工管理一定有什麼基本假設,而這個基本假設就是,員工或許是我們最大的負債,但人員也是我們最大的機會。
知識工作者的管理基礎,應該是假設公司需要他們甚於他們需要公司,他們知道自己可以離開,他們擁有流動能力和自信。這種人第一個想知道的是公司要做什麼,打算往什麼方向發展,接著,他們會想到個人的成就和責任,這表示公司必須把他們放在正確的位置上,知識工作者其往繼續學習和受訓,最重要的是,他們希望被尊敬,倒不是尊敬他們本人,而是尊敬他們的專業領域。知識工作者希望在自己的領域中,自己做決定。雖然知識成為重要的資源,代表專業化程度愈來愈深,但知識工作者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卻具有高度的流動性,只要始終留在相同的領域裡。知識沒有階級,知識和某種狀況的關係不是有就是無。
在已開發國家,新社會的主導因素是老年人口快速成長,年輕人口迅速萎縮。21世紀的基本混亂是人口結構的挑戰,人口老化倒不是大問題,年輕人口的萎縮才是大問題。人口結構不但是下一個社會最重要的因素,也會變成最難預測、最不容易控制的因素。
在失業壓力下,國家不會開放,它只會關閉。
未來會分成兩種不同的勞動力,大致上分別由60歲以下和60歲以上的勞工構成,較年輕的族群需要比較固定的工作,或至少是一連串的專職工作,以便獲得穩定的收入。知識工作者會逐漸比最成功的組織都長壽。知識社會是資淺者和資深者構成的社會,而不是老闆和下屬構成的社會。在20或25年內,為一個組織工作的人員當中,可能高達一半不由這個組織僱用,更不是專職員工,年紀較大的人員尤其如此,這種新型態的僱用方式,對於用人機構,將會逐漸變成主要的管理問題,而且這種機構還不僅限於企業,而分割委外(piece meal outsourcing)的方式,大致解決了專業化的問題。
資訊理論的第一法則:每一次轉介都會使噪音加倍,訊息減半。
巧合總是有個限度,違反規定的情形這麼普遍,不能歸咎為例外,而是代表系統失靈。
美國社會真正獨特的性質是,每個團體都覺得自己即使沒有遭到歧視,也是受到忽略,不被尊重。
《下一個社會》,彼得杜拉克 著,劉真如 譯,商周出版,2002年09月。
《典範移轉:杜拉克看未來管理》,彼得杜拉克 著,劉毓玲 譯,天下文化出版,2005年09月。
《認識媒體:人的延伸》,麥克魯漢 著,鄭明萱 譯,貓頭鷹出版,2006年09月。
《創新的兩難》,克雷頓克里斯汀生 著,吳凱琳 譯,商周出版,2007年05月。
《真實預言!不連續的時代》,彼得杜拉克 著,陳琇玲、許晉福 譯,寶鼎出版,2009年08月。(1968)
《A Treatise on Political Economy; or, The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and Consumotion》,Jean-Baptiste Say 著,Charles Robert Prinsep 英譯,J.B. Lippincott出版,1857年。
《經濟發展理論》,熊彼得 著,何畏、易家詳 譯,左岸文化出版,2009年08月。
《Community and Society》,Ferdinand Tönnies 著,Charles Price Loomis 英譯,Dover Pubns出版,2002年12月。
鐵路是工業革命真正革命性的因素,因為鐵路不但創造了新的經濟領域,也快速改變心智地理(mental geography),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真正擁有移動能力,第一次擴大了一般人的天地。在鐵路創造的心智天地裡,人類掌握了距離,在電子商務的心智天地中,距離已經消失,只有一個經濟體,只有一個市場。從事電子商務必須中央集權,但送貨部份卻要徹底的地方分權,交貨的過程必須地方化,且要十分詳細和精確。
新的通路改變了顧客的定義,不但改變了顧客的購買方式,也改變了顧客購買的東西,改變了顧客的行為,改變了整個經濟,媒體不僅控制傳播方式,也控制傳播的內容,在網際網路上,你必須採取不同的方式。新產業會出現,完全是因為產業革命帶來的心態和技術,這是一種接受,甚至熱烈歡迎新發明的精神,是接受、甚至熱烈歡迎新產品和新服務的心態。
資本主義把經濟偶像化,把經濟當成一切目的,這樣只有一種面相。資本主義理論假設只有一個同質性的市場,實際上卻有三個互相重疊的市場,也就是國際貨幣與資訊市場、國家市場和地區市場,這三個市場大致彼此互不交流。世界貨幣在全球經濟和主要貨幣市場之外並不存在,他不是由經濟活動創造出來的貨幣,而是由外匯交易創造出來的,這種虛擬貨幣沒有經濟功能,因此擁有絕對的流動性。市場理論的基礎是一種均衡的架設,因此無法適應變化,更別說適應創新了。經濟活動的型態是移動的不均衡(moving disequilibrium)。
工業革命創造了企業家,改變了整個經濟。
企業家的四大陷阱:
- 企業家必須面對現實,知道新產品或服務不會在自己想像的地方成功,而在完全不同的市場裡成功。
- 企業家認為,在新創企業中,利潤最重要,但其實利潤是次要的,現金流量才最重要。
- 公司已經成長到超出了管理能力,管理危機都會在第四年底出現。
- 通常發生在企業已經很成功,企業家開始把自己看得比企業還重要時,這時應該問「公司這個時候需要什麼?」而下一個問題是「我具備這些能力嗎?」
如果你一開始就把變化當威脅,你永遠不會創新,不要只因為什麼東西不在你的計畫裡,就排斥這種東西,意外經常是創新最好的來源。創新是經濟層面的事情,不是技術層次。若要繼續生存和成功,每個組織都必須成為改變的原動力,要成功的管理改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己創造改變,把創新移植到傳統企業上不會成功,企業得先變成改變的原動力,必須放棄已被證明不成功的東西,也必須有系統、持續不斷地在企業內部,改善每種產品、服務和程序,要成為改變的原動力,首先要改變整個組織的心態,讓大家不把改變當作威脅,而是當成機會。
未來公司的最高經營階層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在公司的三個面向取得平衡:
- 經濟組織
- 人力組織
- 日漸重要的社會組織
- 沒有疆界,因為知識的傳播甚至比資金流通還容易。
- 每個人都有機會,都能靠著唾手可得的正式教育力爭上游。
- 成功和失敗的可能性相同,任何人都可以取得生產工具,也就是取得就業所需的知識,但不是每個人都能贏得勝利。
使用工具的人會知道如何運用工具,製造工具很重要,但卻是一種純粹技術性的工作。要從事知識工作,得先具備兩點:
- 得受正式教育
- 在整個工作生涯中,能讓他們的知識與時俱進的進修教育。
知識社會是第一個可以讓人毫無限制地力爭上游的社會,知識和其他生產工具最大的不同,就是不能繼承或遺留給後代,每個人都要重新學習,在這一點上,人人生而平等,但是教育無法賜給你經驗或智慧。知識過時的速度經常快得讓人難以相信,未來三十年內,成人的專業進修教育會成為成長最快的產業,但不是以傳統的方式成長。
產業革命也創造了讓新產業能夠出現的社會價值觀,最重要的是,產業革命創造了科技人才。在知識工作,你最先問的問題應該是,「你做什麼工作?你應該怎麼做?」,只有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才能創造重大的差別。
這些以知識為基礎的新產業的績效,逐漸變成要看這類產業如何吸引、維持和激勵知識工作者而定,如果滿足知識工作者貪慾的方式不再有效,就必須靠滿足他們的價值觀來達成目的,給予他們社會的肯定,把他們從下屬變成經理人,從員工變成合夥人,不管員工的待遇有多豐厚,財務誘因不能防止員工離職,反而會催促員工離開,因為當他們拿到這種獎金或認股權時,短期的財務利得就變成他們唯一的動機。
一個夥伴不能命令另外一個夥伴,跟夥伴合作基本上是行銷的工作,明天的執行長必須瞭解何時該下命令,何時該當夥伴。在傳統勞動力中,員工為制度服務,但在知識勞動力中,制度必須為勞工服務。昨天的工人主要是把工作當成謀生方式,今天大多數的知識工作者卻認為,工作是一種生活方式,兩者有重大的差別。
知識勞動力有個重要特徵,就是知識工作者不是勞工,而是資本,但決定資本績效高低的依據,不是成本,也不是投入多少的問題,而是資本的生產力。知識企業要領先群倫的唯一方法,經理人必須花時間跟有希望的知識專才在一起,認識他們,也讓他們認識你,還要培養他們,傾聽他們說話,並質疑和鼓勵他們。知識組織的員工管理一定有什麼基本假設,而這個基本假設就是,員工或許是我們最大的負債,但人員也是我們最大的機會。
知識工作者的管理基礎,應該是假設公司需要他們甚於他們需要公司,他們知道自己可以離開,他們擁有流動能力和自信。這種人第一個想知道的是公司要做什麼,打算往什麼方向發展,接著,他們會想到個人的成就和責任,這表示公司必須把他們放在正確的位置上,知識工作者其往繼續學習和受訓,最重要的是,他們希望被尊敬,倒不是尊敬他們本人,而是尊敬他們的專業領域。知識工作者希望在自己的領域中,自己做決定。雖然知識成為重要的資源,代表專業化程度愈來愈深,但知識工作者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卻具有高度的流動性,只要始終留在相同的領域裡。知識沒有階級,知識和某種狀況的關係不是有就是無。
在已開發國家,新社會的主導因素是老年人口快速成長,年輕人口迅速萎縮。21世紀的基本混亂是人口結構的挑戰,人口老化倒不是大問題,年輕人口的萎縮才是大問題。人口結構不但是下一個社會最重要的因素,也會變成最難預測、最不容易控制的因素。
在失業壓力下,國家不會開放,它只會關閉。
未來會分成兩種不同的勞動力,大致上分別由60歲以下和60歲以上的勞工構成,較年輕的族群需要比較固定的工作,或至少是一連串的專職工作,以便獲得穩定的收入。知識工作者會逐漸比最成功的組織都長壽。知識社會是資淺者和資深者構成的社會,而不是老闆和下屬構成的社會。在20或25年內,為一個組織工作的人員當中,可能高達一半不由這個組織僱用,更不是專職員工,年紀較大的人員尤其如此,這種新型態的僱用方式,對於用人機構,將會逐漸變成主要的管理問題,而且這種機構還不僅限於企業,而分割委外(piece meal outsourcing)的方式,大致解決了專業化的問題。
資訊理論的第一法則:每一次轉介都會使噪音加倍,訊息減半。
巧合總是有個限度,違反規定的情形這麼普遍,不能歸咎為例外,而是代表系統失靈。
美國社會真正獨特的性質是,每個團體都覺得自己即使沒有遭到歧視,也是受到忽略,不被尊重。
《下一個社會》,彼得杜拉克 著,劉真如 譯,商周出版,2002年09月。
《典範移轉:杜拉克看未來管理》,彼得杜拉克 著,劉毓玲 譯,天下文化出版,2005年09月。
《認識媒體:人的延伸》,麥克魯漢 著,鄭明萱 譯,貓頭鷹出版,2006年09月。
《創新的兩難》,克雷頓克里斯汀生 著,吳凱琳 譯,商周出版,2007年05月。
《真實預言!不連續的時代》,彼得杜拉克 著,陳琇玲、許晉福 譯,寶鼎出版,2009年08月。(1968)
《A Treatise on Political Economy; or, The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and Consumotion》,Jean-Baptiste Say 著,Charles Robert Prinsep 英譯,J.B. Lippincott出版,1857年。
《經濟發展理論》,熊彼得 著,何畏、易家詳 譯,左岸文化出版,2009年08月。
《Community and Society》,Ferdinand Tönnies 著,Charles Price Loomis 英譯,Dover Pubns出版,2002年12月。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