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3日 星期一

士林天母水管路古道

1925年,台北人口逐漸增加,飲用水不足,總督府開始尋覓新水源,終於發現紗帽山南麓湧出的地質水,為理想的民生水源,且地處高處,可依賴重力送水至山下,由台北市役所於1927年規畫開發,1932年3月完工。

同時,利用調整井和天母的200公尺高度的落差,興建三角埔電廠進行水力發電,可得916匹馬力電力,光復後,由台電接收,將電力輸至士林變電所。

閱讀全文...

2009年2月22日 星期日

朱熹的歷史世界(3)南宋孝宗光宗寧宗-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從宋高宗、孝宗、光宗到寧宗,乃至於清乾隆、嘉慶、道光到咸豐的傳承上,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見好的領導人不只要有雄韜大略,要有規劃執行的能力,最重要的反而是培養優秀的接班人,才有可能創造長治久安、基業長青的企業或國家。

宋孝宗在高宗逝世後,其構想是為未來的光宗佈置一個大有為的新局面,先從改革內政做起,為恢復做好充足的準備,復讎之舉則必須留給新皇帝去完成,孝宗此舉與內禪合而為一,他的設計是通過人事的更換,為新皇帝建立一個以理學型士大夫為主體的執政集團,來逐步實現他的構想。

宋代皇帝與士大夫同治天下的基本權力結構,臺諫尤其是宰執的第一道屏障,自王安石取得非常相權以來,宰相如果得不到臺諫的支持,則執政必不能持久,許及之拾遺、薛叔似補闕是專為劾去王淮而設立的,這兩個職位淳熙十五年一月設立,十六年三月又復廢除。

閱讀全文...

2009年2月21日 星期六

朱熹的歷史世界(2)南宋高宗孝宗-十二面金牌的背後

雖然WJZ悲觀地認為歷史是一個偶然隨機的過程,許多事件的發展形塑往往都是錯綜複雜、幽暗深微的,永遠無法化約成幾條簡單的定律或規則,但是我還是要說說令我震驚的體會,小時候對於故事裡頭秦檜以十二面金牌召回岳飛,並以莫須有的罪名加以殺害總是恨得牙癢癢的,結果事實的真相卻是秦檜只是在執行宋高宗的意志,就像今天行政院長在執行總統的政策一樣,只不過執行手段有輕重緩急,有殘暴粗糙的差異而已,然而我們卻有意無意地忽略了背後的藏鏡人,讓秦檜在岳王廟前跪了幾百年。

建炎四年(1130),婁寅亮上疏,正值高宗被金人逐至海上,新政權飄搖不定之際,根據一種天人報應的信仰,即以北宋之亡歸咎於徽宗以來皇室祭祀過偏,以致上天與太祖之靈都不再保佑趙家,所以這一信仰深深打動了他,激起他通過太祖之靈以祈求天命的強烈願望,伯琮即以宗子身份被召入宮。

閱讀全文...

2009年2月20日 星期五

朱熹的歷史世界(1)北宋-國是的由來

2007年中開始往返於兩岸之間,對於知識份子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有了疑惑,回台灣時在每天長時間工作之後,在公司宿舍裡頭開始讀起了余英時,不過後來又飛往大陸,書就這樣擱下了,直到一年多之後,農曆年前才又重拾起《朱熹的歷史世界》,我的歷史學家朋友WJZ說無聊的時候可以做很多事,但是我卻選擇了閱讀一千一百多頁的論文,真的是太無聊了!

宋過於前人者數事,皆漢唐所不及:
  • 人君宮中,自行三年之喪。
  • 外言不入於梱。
  • 未及末命,即立族子為皇嗣。
  • 不殺大臣及言事官。
後三代說法所採用的恰恰是文化史而不是政治史的觀點,以聲明文物、道德仁義為座標,則後三代中宋居於主位,漢、唐反在賓位。

閱讀全文...

2009年2月13日 星期五

說高陽

高三時,在徬徨的人生關口之中,沒有辦法沈住氣整天跟數學物理化學周旋,當時紓解壓力的方法就是到省立圖書館翻翻其他的課外書,將心思暫時寄情於那些想像的世界之中,金庸大致上就是那時候看完的,之後便開始漫無目的地尋找著可以閱讀的書,後來聽到「有井水處有金庸,有村鎮處有高陽」的說法,對於能跟金庸齊名的高陽感到十分好奇,便從《緹縈》開始步入了高陽的歷史小說世界。

上了大學之後,花了大約兩年的時間,在兩個學校的圖書館館藏中,恣意徜徉於高陽的所有作品中,也因此.在當時的社團中敢以清史專家自居,當然說是專家其實都太妄自菲薄夜郎自大了,不過倒是可以說除了歷史課本之外,除了兒童版的資治通鑑《吳姐姐講歷史故事》之外,高陽開啟了我對於歷史的另一種認知與認識,而能夠在之後再向前前進。

閱讀全文...

2009年2月7日 星期六

和平唐麻丹山

唐麻丹山,海拔1305公尺,三等三角點6409號,谷關七雄老么。登山步道已規劃O形路線,自登山口來回約6.3k,由步道3.5公里處下切1.6公里可到達蝴蝶谷瀑布,從松鶴岔路往松鶴部落,行山徑約900公尺就可達車子可到的產業道路。

裡冷溪林道上山
在中橫台8線26.1公里裡冷隧道前,右轉過紅色裡冷橋,過橋後左轉沿溪邊直行約1公里,十字岔路左轉過同心橋,橋前有規劃好的停車場,過橋後亦可停車,登山口在裡冷溪林道750公尺處。

閱讀全文...

2009年2月6日 星期五

大湖馬那邦山

馬那邦山,海拔1407公尺,一等三角點,小百岳#37,是昔日的古戰場,並以秋冬賞楓聞名,與奧萬大齊名,還可以遠眺雪山至大霸尖山之間的聖稜線,早期為泰雅族的瓦崗部落居地,清同治年間部落頭目莫拉邦(Mo-Lapan)稱其部落為馬拉邦社(Malapan),為泰雅族語山容壯麗的意思。

1895年,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割讓台灣給日本,日軍從台灣北部登陸,展開接管任務,從北到南沿路遭到各地義軍反抗,馬那邦北稜山區發生義勇、隘勇與原住民聯合抗日,1902年,馬那邦山泰雅族原住民不滿日人壓迫侵權,而有南庄事件發生,事後避居大安溪上游一帶,從此絕跡於馬拉邦山脈以西,雖然先後兩次抗日事件遭受鎮壓而失敗,但驍勇善戰的泰雅族人令日軍傷亡慘重,事平之後,日軍在馬那邦山戰場豎立多處紀念碑,以悼念戰死的士兵。

閱讀全文...

2009年2月5日 星期四

嘉義火雞肉飯

火雞肉飯是嘉義人常吃的一種菜式,不但作為午餐、晚餐或宵夜,許多人更以此為早餐,傳統的料理法為在白飯上鋪上火雞肉,再淋上雞油而成,嘉義市賣火雞肉飯的商家不下百餘家,但不同的店家做法會略有不同。

中央市場內的噴水雞肉飯是1949年由林添壽所創立的,火雞肉的肌肉纖維較粗、也比較富有彈性,當咀嚼起來肉香芬溢,這也是它頗受歡迎的主因,選用飼養六個月的火雞,火雞佐料不購買現成的油及油酥,而以傳統方現煉製,每天處理的新鮮火雞肉質鮮甜美味,是來嘉義不能錯的一道小吃。

閱讀全文...

2009年2月4日 星期三

嘉義蘭潭水庫

蘭潭水庫位於嘉義大學旁,舊稱紅毛埤,亦稱南潭,為昔日荷蘭人所興建,用於灌溉農業,最著名的景色並非在白天,而是月圓時的嘉義八景「蘭潭泛月」,現有嘉義市後花園的美稱。

沿著環潭道路,處處皆可駐足賞景,大壩旁的三信亭,可以欣賞水庫全區,而亭旁湖面上設置的「彩色噴泉」,最高噴水高度更可達50公尺,啣接主壩的泛月橋旁,有觀景亭和藝術牆。

閱讀全文...

2009年2月3日 星期二

梅山公園

梅山公園位於嘉義縣梅山鄉市區,佔地6公頃,嘉義八景「梅坑月霽」所在,1934年,梅山庄長江德樹移植三千株梅樹,才有今日規模。

公園依山勢闢建,沿鵝卵石步道漫遊而上,滿園翠綠,景色宜人,園中遍植梅樹、桃、李、牡丹、杜鵑、櫻花、聖誕紅等花木,全年花開滿山園,景緻繽紛迷人,尤在梅花盛開時節,登上梅亭、賞梅花、飲梅茶,頗具詩情畫意。

閱讀全文...

2009年2月2日 星期一

古坑華山咖啡園區

古坑鄉位於北緯23.7度,海拔在600到1500公尺,年雨量在1500到2000之間,日據時代,日本人發現了這裡的得天獨厚優良的地理環境,每天到了下午時刻,幾乎都會來場急時雨,這場雨會讓咖啡樹得到充分的水份,再加上種植咖啡的土是礫土,排水性好,因此,日本人就決定在古坑開始種植咖啡。

當時,古坑種植咖啡的地點,大部分都集中在華山.華南.桂林.荷包等區域,雖然大規模種植咖啡樹,可是當時台灣人卻很少有機會喝到咖啡,因為所有的咖啡都被運回到日本去了,聽說在日本也只有貴為天皇和貴族的人,才有機會喝到美味的咖啡呢!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