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3日 星期四

引爆趨勢 — 尋找連結者跨越鴻溝

雖然史蒂芬李維特在《蘋果橘子經濟學》中,對於紐約市,甚至擴大到全美國犯罪率降低的原因,否定了破窗理論,或是說紐約警察局的努力影響其實十分輕微,反倒是因為墮胎的合法化,讓會淪落街頭、成為幫派份子的問題人物,無從出生在這個世界上居功甚偉,不過,還是可以來想想怎樣才能創造流行,了解iPhone或Facebook致勝的關鍵所在。

非裔美國人遷入某社區的比率達到20%後,原有的白人幾乎會立刻搬出這個社區,引爆點就是,數量已經達到關鍵水準,跨越了門檻,達到沸點,在引爆點的世界中,任何匪夷所思的事情都能成為意料中事,天翻地覆的變化不只是機率問題,反而是常態。


社會流行病學(Social Epidemiology)現象具有三個特點:
  • 具有傳染性
  • 小動作也會產生大轉變
  • 轉變並非逐步形成,而是在很短的時間內物換星移,流行風潮的興衰生滅都是在一夕之間。
引爆點的三大原則,對應流行病三大因子:
少數原則散播傳染原的人在特定過程及體系內,少數才是關鍵,大部分的工作是由極少數的人所完成的,社會流行風潮散佈的方式也和流行病一樣,都是一小撮人使力的結果,不是根據個人的性傾向區分,關鍵在於他們是否容易親近、在同儕之間是否顯得精力旺盛、博學多聞或具有影響力。在社會上要掀起一股風潮,成功的關鍵在於主事者必須具備特殊的條件。
我們其實不是到處找朋友,只是自然而然就和同處一刻小空間的人交起朋友。六度分隔並非指每個人經過六次轉手,就能與所有人連結,它的意思是,及少數人可以靠幾次的轉介,就能聯繫到所有人,其他人則透過這極少數的人和世界鄉連結。交友圈其實不是圈子,而是金字塔,金字塔頂端只有一個人,我們透過這種人和外在世界接觸,引領我們進入自己的交友圈,我們對這種人的依賴遠超過自己的想像,他們天賦異秉,能夠結交三教九流,稱為連結者。
連結者的特質就是必須人面很廣、三教九流都認識,各行各業都有一小撮人很會交朋友,他們就是所謂的連結者。歷來關連度最佳的演員是羅德史泰格(Rod Steiger),在演藝圈和所有人都合作過,因為他文武全才,生旦淨末丑各種角色都難不倒他,在現實生活中,能夠扮演不同的角色,任何人透過幾層關係輾轉就能找到他們。
一般人不是靠朋友找到工作,靠得是一般的泛泛之交,無論是找新的工作、新資訊或新觀念,泛泛之交永遠比親密好友更重要,畢竟,親密好友和你屬於同一個圈子,掌握的資訊,恐怕比你多不了太多,泛泛之交本質上和你屬於不一樣的圈子,比較可能知道一些你完全不了解的事物,泛泛之交的能耐(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代表一種社會力量,你認識愈多的泛泛之交,力量就愈大。
市場專家就是對許多產品、價格或地點都瞭如指掌的人,市場專家其實就是情報仲介,和別人分享及交換他的專業知識。雖然幾乎所有人都會屈服於同儕壓力,但同儕壓力不是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得先有人向同儕施壓,才會出現同儕壓力,在社會風潮中,市場專家就是資料銀行,他們提供資訊,連結者則是社會黏膠,負責散佈資訊,另外還有一種人-推銷員,他們具有特殊技巧,能夠說服我們。
同步互動(interactional synchrony),人類不僅姿勢會協調,對話也有一定的節奏,兩個人說話的時候,他們的音量及音調也能彼此平衡,不但語速能夠平衡,甲停止說話到乙開始說話之間的時間,也能配合得很好。小動作能夠造成大轉變,非口語的暗示和口語的暗示一樣重要,甚至有過之而不及,我們說話時周遭的環境,可能比我們說的話更重要,說服他人的方式往往出乎我們意料之外。情緒感染的方式也可以由外而內。情緒也有帶原者,他們很善於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也有人特別能夠接納別人的情緒,情緒感染並不是一種疾病,但是感染的機制卻和生理疾病一樣。
定著因素傳染原本身定著代表這則訊息發生作用,它留在你的腦海中,揮之不去,是產品、觀念能夠異軍突起的關鍵,除非消費者記住生產者的訊息,否則他不會改變自己的行為、購買廠商的產品。有特殊的方法可以讓大眾記住一則訊息,只要簡單改變表達的方式、重新調整訊息的結構,產生的衝擊就可能截然不同。我們都以為,影響他人的關鍵在於我們傳達訊息的內容,然而略微改變這些訊息的傳達方式,就讓這些訊息蔚為風潮。
廣告業有則金科玉律, 一般人至少看過六次,才會記住一則廣告,在兩分半鐘的電視廣告時間中,只要出現四支以上的各佔15秒的廣告,每一支廣告的效果幾乎是零。仔細注意節目內容的結構和模式,才能大幅提昇觀眾的定著程度。
廣告奏效有三大法寶:
  • 幽默
  • 誇張的圖表
  • 名人推薦
兒童如果看不懂節目的內容,他們就不會再看下去了,看得懂的時候,會津津有味地看下去,看不懂的話,目光也會轉向,想要了解兒童能否從電視節目學習,以及學習了哪些內容,只需注意他們是否再看電視就知道了。相互排他性(mutual exclusivity)原則,就是小孩子很難認同一個東西有兩個名字,兒童不太能接受擁有兩個名字,或者會改變名字的事物。學齡前兒童的動力來源不是尋找新事物,而是設法了解及預測周遭環境,重複對幼兒相當寶貴,他們需要一再重複動作。說故事是兒童接受外來事物最核心的方式,他們只有利用說故事才能組織周遭環境,組織自己的經驗,無法依照因果關係組織事物,因此,只好把發生的事物變成一則又一則故事。
環境力量傳染原活動的大環境破窗理論(Broken Window Theory)說,犯罪絕對是失序的結果,末因惡小而姑息,這些小奸小惡正是暴力犯罪的引爆點。特定處境的力量相當大,能夠超越我們與生俱來的人格特質,只要改變他們的處境,立刻能夠強烈改變他們的行為。目擊者是否會伸援,居然和在場的目擊者人數最有關係,身處團體之中的個人,把採取行動的責任分散到所有人身上。
誠實不是一個人的基本特質,或者不是所謂的一致性的特質。人類內心有一種過濾閥(reducing valve),縱使觀察到實際行為已有改變,我們仍然會創造及維持情況未變的假象。個性不見得符合我們所認定或希望的模式,個性並非一組持續不變、容易辨識的特質,個性比較像是一組習慣、癖好及興趣,在特定的時間、條件及環境下相互結合依存。
基本屬性偏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FAE),人類在解釋別人行為時,往往會高估個性的重要性,低估處境及背景的重要性,我們總是以人格特質,而不是背景條件來解釋發生的事情。雖然是一樣的問題,一般人在團體中作答,和捫心自問時的答案恐怕非常不一樣。
大腦新皮質比,就是大腦新皮質和大腦容量的比率,可以推算出動物所屬團體最大的規模,人數維持在150人以下,似乎是管理一群人最好、最有效的方式。團體賦予每個人特殊的職責時,就必須提升效率,每個領域都是由最少數的能者領導,這項責任不是因地制宜、時有時無,而是一直都存在。這是流行風潮的矛盾之處,要引發一場大流行,必須先引發許多小型風潮。
轉譯謠言,從三個角度扭曲:
  • 簡化:部分事實略而不提,原本有些細節可供外界了解整件事件的真正意義,卻在有意無意之間受到忽略。
  • 強化:部分事實經加油添醋、特別強調。
  • 同化:這則謠言的內容經過修改,使得散播謠言的人也能認同。
有些事物雖然能夠帶動風潮,但無法躍居為主流文化,通常是因為這個觀念的根基不夠紮實,流行趨勢要成為主流,必須像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創新者周遭每個層面都可以看到它。掀起一股風潮必須集中資源,全部投入少數幾個關鍵領域。我們可以改變現狀,只要給予正確的刺激,人類可以大幅扭轉本身的行為及想法。

未來預測最迷人的地方,就在我們似乎看到了什麼,可是看到的同時卻又發現,原來還有一片從沒注意到的天地。


引爆趨勢》,葛拉威爾 著,齊思賢 譯,時報文化出版,2005年06月。
Laughter: A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Robert R. Provine 著,Penguin USA出版,2001年11月。
承諾的策略》,湯瑪斯謝林 著,王永欽、薛峰 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年07月。
Threshold Models of Collective Behavior》,Mark Granovetter 著,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出版,卷83,期6,頁1420-1443,1978年05月。
6個人的小世界》,鄧肯華茲 著,傅士哲、謝良瑜 譯,大塊文化出版,2009年08月。
Emotional Contagion》,Elaine Hatfield、John T. Cacioppo、Richard L. Rapson 著,劍橋大學出版,1994年01月。
Categorization and Naming in Children: Problems of Induction》,Ellen M. Markman 著,麻省理工學院出版,1991年05月。
Fixing Broken Windows: Restoring Order and Reducing Crime in Our Communities》,George L. Kelling、Catherine M. Coles 著,Simon & Schuster出版,1998年01月。
路西法效應》,菲利普金巴多 著,孫佩妏、陳雅馨 譯,商周出版,2008年03月。
Studies in the Nature of Character》,Hugh Hartshorne、Mark Arthur May、Julius Bernard Maller、Frank Kayley Shuttleworth 著,Macmillan出版,1930年。
The Person and the Situation: Perspectives of Social Psychology》,Lee Ross、Richard E. Nisbett 著,McGraw-Hill出版,1991年。
教養的迷思—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茱蒂哈里斯 著,洪蘭 譯,商周出版,2000年06月。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ity: Toward an Integration》,Walter Mischel 著,John Wiley & Sons出版,2003年08月。
哈啦與抓虱的語言》,羅賓鄧巴 著,洪莉 譯,遠流出版,2002年11月。
Transactive Memory: A Contemporary Analysis of the Group Mind》,Daniel M. Wegner 著,Theories of Group Behavior出版,1987年。
The Psychology of Rumor》,Gordon Willard Allport、Leo Joseph Postman 著,Russell & Russell出版,1965年。
創新的擴散-為什麼有些好觀念、好產品會一炮而紅,有些卻流行不起來?》,埃弗雷特羅吉斯 著,唐錦超 譯,遠流出版,2006年10月。
蘋果橘子經濟學》,史蒂芬李維特、史特凡杜伯能 著,李明 譯,大塊文化出版,2006年03月。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