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4日 星期六

亂是一種新商機 - 分類世界的本質

雖然Google總是可以非常接近地找到我們想找的東西,但是使用起來總會覺得缺少了什麼,並不是中文和拼音語言文字上的差異,也不是使用者介面上的不同,而是搜尋出來的結果包羅萬象,需要的資訊仍然隱藏在這種種搜尋出來的條目之中,還是需要一筆一筆地確認,簡單來說,搜尋結果其實只是落入關鍵字分類的秩序,但是我們需要的卻是更進一步的詮釋資料,可以告訴我們真正訊息的資訊。

發現你想要的東西,其重要性不下於找到你知道你想要的東西,想要讓瀏覽和搜尋一樣靈光,以充分利用數位商機,就要先擺脫世上事物有套最佳排列法這個觀念。


每用一種方法整理物件,但以其他方法來看,卻是在打亂它們,順序所隱藏的資訊多於它所顯示的,整理資訊的實體限制不但會限制我們的眼光,也會讓資訊編排者的權力高於資訊創造者。分類是權力角力,屬於政治議題,因為事物在第一類秩序和第二類秩序下勢必分個高下勝負。

第一類秩序是物體的秩序,第二類秩序是分類的秩序,組織原則給了我們規模可縮放的理解工具,不管規模大小,它同樣管用,在規模上可縮放是因為,我們對某事物所知道的大部分訊息都保持隱藏狀態。清單是我們排列思想最基本的方式,連這道程序也省去的話,事物就一點條理也沒有了。

亞里斯多德認為,類別是解釋為何某些事物能歸入該類別,而其他事物不行的定義,我們如此鍥而不捨的追究我們所建構樹狀系統的細節,正好證明我們和亞里斯多德一樣,相信某些樹狀系統反映了現實本身工整、簡潔、詳盡而可理解的層層分支機構,我們對世界的知識受制於實體,所以一開始就注定採用樹狀排列法。

沒有什麼比杜威十進位圖書分類法更能讓我們了解,實體世界如何默默的塑造我們編排觀念的方式,以及為什麼所有的傳統分類法注定讓人覺得動輒掣肘,還有拼音字母順序是典型的專斷順序,字母順序並沒有透露個字母間真正的關連訊息。

傳統知識的第一個特質是知識只能定於一尊,一體適用,因為我們認定知識是現實的精準呈現,而真實世界不可能自我矛盾,我們認為知識和現實一樣沒有任何模稜兩可之處,要是我們覺得事物有什麼不清楚的地方,那一定是我們還沒有真正了解它,在分類系統裡,過於飽和的雜類可能顯示該分類系統沒有善用所有相關資訊。

書面化限制了屬性和分類的流動性,由於紙張是實體,主題就必須可分離,並侷限於書頁規格,由於紙張無法更易變動,知識的僵固性於是隱然成形,紙張的獨一性讓作者必須閉門著述。頁次也嚴重限制了事物的編排方式,而這是一系列產業和機構的建立基礎,完全是因為我們假設在第二類秩序的世界裡,我們需要專家檢視資訊、觀念和知識,並把它們整齊歸位。

我們之所以想為這種種病症找到單一解藥,背後的理念就是本質主義,企業正是受害於本質主義效應,才會以為他們知道自己產品的用途為何,才會執著於企業理念,久久無法自拔,市場區隔這個觀念正好隱含著本質主義過分清楚界定事物的傾向。

五花八門的顧客在數位世界裡相遇,組成真實的社群,這不是因為他們有共同的基本人口特徵,而是他們能彼此對話,這些由對話而生的市場才是真正的市場區隔,而不是從統計資料歸納的市場,本質主義讓世界看來更好掌握,卻會讓我們誤解世界的真實狀況。

第一類秩序和第二類秩序的問題根源在於,它們排列的是由原子構成的實體物件,實體物件一時只能存於一地。萬物要真是混亂雜陳,為什麼不就這麼亂下去?那是因為我們拼命努力要理出個頭緒,我們所發展出來的分類法則都反映出實物在歸併。

第三類秩序資訊,又稱為詮釋資料(metadata),是關於資訊的資訊。知識本身是不固定的,知識變化多端,承載著當時的文化價值,這是個大千世界,沒有任何單一分類法可以永遠適用於所有文化裡的所有人,不是每樣東西都各有其位,各物的所在位置端視我們扭折自然時所選的關節為何,使用者對內容可以或會採用的編排方式,並非取決於內容實際的排列方式,我們如何畫定界線強烈影響權力分配,我們有時候在畫分界限時顯得專斷,界限的畫分影響重大,精英份子也運用專斷的界限維持自身的權力,我們建立萬物秩序的方式不只反映世界,也反映了人類的關注焦點、人類的嚮往、需求和夢想。

知識活動不在其中一人的腦中,而是在他們的對話裡,知識存於修撰者之間,這是無主的知識,社群知識改變了求知的主角和方式,更甚於改變知識的原貌,維基百科的一個啟示就是,對話能藉由曝露缺點、引入新觀點、促進觀念成形而提升專業,知識不存在於我們腦中,知識存在於我們之間,知識起於公眾和社群思維,也存在於此。

長久以來,權威人士或機構為我們過濾、組織資訊,免得我們把時間浪費在不值得的事物上,幫助我們找到奠定信念的堅實根基,任何知識地圖都假設知識有個地理布局,有鳥瞰圖,並有固定形貌,在第一類及第二類秩序下,這個假設有其道理,但是在第三類秩序下,它反而抑制了大而有用處的雜亂狀態,在進入亂序世界後,我們得以接觸到未經過濾的所有事物,亂序不但會改造企業,也會改變我們對事物應如何組織的觀點,或許更重要的是,誰才是權威這件事也會因此開始產生變化。雜亂化兩大策略所蘊藏的智慧:納涵(include)和暫緩(postpone)。

知識的大宗商品化將價值主張移往價值鏈他處,讓我們脫離查證、轉而進入理解層次,一般來說,我們藉著拼湊細節理解某事物,理解是一種詮釋知識(metaknowledge),知識的大宗商品化意味著知識易於取得,資訊或許不應該是免費的,不過資訊絕對應該廉價。在啟蒙運動後的世界中,文化任務就是打造知識,在一個亂序世界裡,我們的任務就是建構意義,知識不是我們唯一的計畫,也不是唯一的最高的最高追尋,解讀我們所知是更廣泛的工作,其目的是在意義的基礎架構下理解事物。

即使沒有確切的定義,觀念還是可以清楚明白,只要觀念根據無所爭議的範例原型(prototype)來排列。我們從指認原型開始,然後據此分類其他的事物,一開始是圖方便、憑感覺的粗略排列,然後我們不得不時才畫下界線,界線的位置和明確度完全取決於畫定者的身分和動機。事實不是群集根據原型而構成,而是原型是自群集而來。這表示企業強迫產品或顧客接受一套事先界定好的分類是不自然的行為。

文字是重要資訊,為什麼要消除?因為要讓標誌意義轉為內隱,讀標語所花的時間比理解符號的時間還長,符號成為字彙的一部分時,我們對符號的理解就不再困難重重。暗示所需要的不只是評斷觀念間的關聯,還有判斷在一個完全不知道你在想什麼的人眼中,你給的暗示所呈現的意義是什麼。人類意識的根基在於能同時關注事物並有隱然知覺架構的能力。事實上,無法言喻的永遠比能講得清楚的多得多,要把複雜、有意義的現象表達得一清二楚,可能會讓我們茫然不知所措,迫使我們過度簡化事物,導致不完整或誤導的陳述,我們藉由與內隱層面取得適當的平衡,才能將事物成功的外顯化。

特定事物的意義來自我們稱之為世界的內隱意義網絡,事物間關係的內隱網絡賦予世界上事物意義,人類一直以來都會將思想延展為世界的一部分,外部化不只是事物的延伸,有時候也會改變事物本體。內隱和外顯的界線不是憑聰明才智畫定的,而是取決於目的,也因此會隨著對我們重要的事物為何而定,內隱層面所透露的訊息通常較外顯層面多,而且更為可信,外顯化通常削弱了內隱訊息的強度,外顯化絕非事物化暗為明那麼單純,外顯化通常是有後續影響的社會行為。

只有在企業認為是附加價值、而顧客卻視其為無效率的環節,去中介化才會出現,只有企業為其附加的價值低到顧客主要以價格為購買決策依據的產品,才會變成大宗商品。提升他處所發展出資訊的價值,並嘉惠於該資訊的原創者,詮釋企業的興起,翻轉了網路會藉由提供顧客直接接觸產品的管道,而實現商業世界去中介化這個早期預期。

數位化意義網絡之所以對企業有價值,全然因為它所牽涉的範疇大於商業活動,我們不只以員工、顧客的身分創造它,也同時以公民、父母、情人、藝術家等種種個人面貌參與其中,它的豐富和完整源於此。

人類和電腦在存取資訊方式上的差距是知識革命的核心,由於電腦儲存資訊的方式完全迥異於我們希望它呈現資訊的方式,我們就不必用我們最後理解資訊的方式編排原始資訊。資料庫能提供的解讀方式受限於內容本質,資料庫裡記載的是精確表達的離散事件,資訊過於豐富的解決辦法就是提供更多資訊,資訊因為與其他資訊融合變得更易搜尋和瀏覽而提升。

標籤是由凡人運用對它們自己有意義的字詞創造出來的,因此永遠存有模糊地帶。標籤是個人記憶、搜尋網頁的方法,是亂序彰顯優點的方式之一,不過不是唯一之道。演算法能找到這些有意義的關聯是因為它們都是人類關心的事物,也是關乎我們討論我們關心事物的方式,電腦能進行標籤的群集是因為人類的興趣和表達內容有類可循。

四項新的策略方針正在興起,可以作為連結我們排列實物和觀念的方法:
  1. 設置出口過濾器,而不是入口過濾器
  2. 每一片葉子棲身的枝椏數愈多愈好
  3. 所有事物都相互連結,因此所有事物都是詮釋資料,所有事物都是標籤,而這是混亂直接的力量來源。
  4. 放棄控制


亂是一種新商機》,大衛溫柏格 著,周宜芳 譯,天下文化出版,2008年04月。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What》,Ian Hacking 著,哈佛大學出版,2000年11月。
Sorting Things Out: Classification and Its Consequences》,Geoffrey C. Bowker、Susan Leigh Star 著,麻省理工學院出版,2000年08月。
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米歇爾傅柯 著,莫偉民 譯,上海三聯書店出版,2001年12月。
資訊革命了什麼?》,約翰史立布朗、保羅杜奎德 著,顧淑馨 譯,先覺出版,2001年01月。
群眾的智慧:如何讓個人、 團隊、企業與社會變得更聰明》,索羅維基 著,楊玉齡 譯,遠流出版,2005年03月。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John R. Taylor 著,牛津大學出版,2004年01月。
哲學研究》,維根斯坦 著,尚志英 譯,桂冠出版,1995年01月。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