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8日 星期五

經濟史的趣味 (3)產業革命 - 脫離馬爾薩斯陷阱

馬爾薩斯陷阱,是食物增加的速度呈算術級數,人口增加的速度呈幾何級數,人口的成長率高於糧食的成長率。工人的實質收入,長期而言剛好可以養活一家幾口,不會有剩餘,這種不會變富也不會餓死,只能求溫飽(subsistence level)的所得,稱為工資鐵率(Iron Law of Wages)。

中國的經濟幾乎都沒跳出馬爾薩斯陷阱,糧食產量跟不上人口增加量,一旦超過負荷,就靠天災人禍來平衡,戰國中後期,商鞅在西方的秦國提倡軍功,尤重首功,即殺敵取首級,之後在幾次東征中,採取了殲滅型的戰爭,從前的戰俘可以當奴隸,而現在秦國的農業已相當發達,不缺乏勞動力,戰俘成為消耗糧食的負擔,自然沒必要保留,況且消滅敵國的壯丁,是接收該國最簡潔的方式,大概從那時起,中國對人權的概念有了很大轉變,究其根本的考慮,糧食與人口之間的緊張性,應是主因之一。


糧食逐漸單一化的傾向,就是飢荒的前兆,馬鈴薯引入愛爾蘭後,原本存在糧食的壓力舒解了,人口因而大增,增加最多的時期是1779-1841年間,人口增加率約172%,以人口密度來說,已經超過當時的中國,名列世界第一,簡言之,愛爾蘭掉進了馬爾薩斯的陷阱,無法逃脫人口與食物之間的嚴重不平衡,愛爾蘭變成歐洲最窮的地區,物質上的匱乏程度,和當時澳洲的原住民相當。

依商品財貨的性質,區分出幾種類別:
正常財當所得增加時,會增加對這類產品的消費;當價格提高時,會減少對這類產品的消費;當價格減少時,會增加對這類產品的消費。
必需品所得增加時,消費會增加,但消費的增加比例,會小於所得的增加比例。
奢侈品所得增加時,消費會增加,而且消費增加的比例,會大於所得增加的比例。
炫耀財又稱為Veblen財,價格越高,需求越大,需求曲線變成奇怪的正斜率。
劣等財所得增加時,消費反而減少。
季芬財(Giffen goods)一般商品的需求曲線是負斜率,價格愈低,需求愈高,反之亦然,但是馬鈴薯價格上升時,窮人對馬鈴薯的需求反而上升,需求曲線變成奇怪的正斜率。
重要前提季芬財必須在所得逼近生存底線時才會出現
必須在沒有其他食物可選擇替代時,馬鈴薯才會成為季芬財
經濟學家在正常的社會裡,不可能找到季芬財,季芬財是只有在被迫求生時(survival imperative),被生存的壓力驅迫時,才會出現的消費行為(subsistence-driven behavior)。
特點季芬財出現時,消費者的需求曲線,不是交切在他的預算線上,而交切在他的基本生存線上。
基本生存線的位置,必然低於預算線。
無異曲線,即可以自由選擇馬鈴薯與肉類的搭配組合,只可能出現在預算線上,不可能出現在基本生存線上。
季芬財出現時,消費者在生存的壓力下,被迫只能選擇一種食物馬鈴薯,他的選擇點必然落在X軸或Y軸上,而不是在第一象限內,稱為角隅解(corner solution)。
消費者的所得效果,此時會大於馬鈴薯和肉類的替代效果。
季芬財必然是劣等財。

英國這個島國率先脫離陷阱的因為:
  • 英國孤立在北海,較不受歐陸各國之間的爭戰影響,在1200-1800之間,社會相對地穩定。
  • 在1300-1760年間,人口的成長相對緩慢,對糧食與自然資源的需求較少。
  • 富有階層在經濟上相當成功,在生育率上也較具優勢。
文化禁忌通常可以找到約制條件的歷史根據,當這些限制解除後,文化禁忌就跟著鬆弛,因為人類是條件反射的動物。

現代人有兩項優勢:
  • 生命預期比古人和原始人高,即平均壽命更長。
  • 平均身高在1800之後有明顯的增加,這是由於糧食充足和醫療衛生的進步。
1850-99年間出生的台灣男性,成年後的平均身高在160.3至162.8公分之間,女性在149至150.9公分之間,相對地,1902-10年間出生的男性,平均身高在164.2至165.3公分之間,女性在150.8至152.5公分之間,1908-10年間出生的男性,比1887-89年間出生的男性,平均增高2.62公分,女性平均增高2.48公分。

北美8個印第安族成年人的平均身高,是172.6公分,已經有高度文明的歐洲人,平均竟然比遷移性的印第安人矮3至11公分,主因是地廣草肥,資源豐富,人類的威脅小,印第安人飲食中的肉類蛋白質豐富,也用野牛皮交換其他地區的糧食與物品,尚未脫離馬爾薩斯陷阱時,在經濟最好的英國,生活水準未必好過古代的巴比倫。

1800之前,技術工人的工資,長期而言是水平的,表示沒有逃離糧食成長率抵不過人口成長率這個陷阱,英國人類的生活水準是靜止的。
  • 1650年代之前,這條斜率是負的,表示還沒脫離馬爾薩斯陷阱。
  • 在1730-1800年間,這條線的斜率是水平的,表示處於平穩的停滯拉鋸狀態。
  • 從1800年代起,這條線的斜率呈45度角上升,這就是生產力大增,進入大幅起飛的工業社會。
1650年代是英國經濟成長的轉捩點,1660年之前的男性識字率,約在30%-45%之間,1660年之後急速上升,1740年左右已高達75%。女性:1660年之前的識字率不超過10%,之後急速上升,1740年時約30%,1860年時約70%。

長期自由貿易後,雙方的價格與經濟福利會均一化,愛爾蘭的經濟比英國落後,兩個地區在政治與經濟上,長期密切來往的結果,竟然讓雙方的實質工資,在1760-1860年間逐漸同步化。

貧困的馬克思,家庭的負擔那麼重,根本沒錢去倫敦之外的地方旅行,他對勞工階級的知識,泰半靠恩格斯轉述,或從報章雜誌斷章取義,1842年的秋季,正是飢餓的40年代初期,恩格斯才來到曼徹斯特,他所見到的是罷工後的殘破景象。沒發生無產階級革命的原因很明白:工人要生活,生活不下去才暴動,1850-60年代的維多利亞繁榮期(Victorian boom),實質工資在1851-81年間增加了38%,拼經濟是治國的首要目標,古今中外皆然。

產業革命和政治革命很不同的一點,就是沒有明確的起訖年,產業革命是長久累積的緩慢變動過程,界定出確切的年代,純粹是教學與考試的方便,沒有真正的經濟意義。產業革命並不只是在英國發生,而是在歐陸諸國與北美同時發展,是18世紀時歐洲與北美的景氣上揚現象,是跨國性的,是演化與進化式的,不是突然的與革命式的,是長期緩慢的,不是短暫激烈的。

機械化的大型工廠,並非在工業革命時期才出現;並不是在工業革命時期,才有現代工業,工業革命是延續性的演化發展,是根基於之前幾百年來的成就,而不是突然出現,也沒有明顯的時代斷裂性。產業革命是個多面向的現象,不單是由蒸汽機和棉紡業組成,要判斷一個社會的進步,不能只看它的產業成果,社會結構與經濟組織的改變也很重要。

在1830年之前,蒸汽機對英國的經濟成長貢獻微小,全英國蒸汽機動力的總和才16萬5千馬力,大約是全國動力來源的1.5%,重要性很低,直到1850年改良出高壓蒸汽機後,對經濟的貢獻才達到頂峰,蒸汽機產生一馬力的成本,才低於水力產生一馬力的成本,製造業才轉而大量使用蒸汽機,火車、輪船和飛機都一樣,成本必須降低到能使一般民眾受益,這些產業才會有GNP意義。我們對歷史的認知,大都建構在印象式的證據上。

19世紀的美國鐵路,對經濟發展助益不大,對國民所得GNP的貢獻度不超過2%,鐵路對工業產品的重分配效果非常小(minimal),對製造業整體而言,鐵路的貢獻度小於總產值變動的3%,完全沒有發揮火車頭產業的功能,以19世紀的經濟發展需求來看,傳統的河運和湖泊體系,才是產生高額社會節省(social saving)的運輸工具,社會節省即為社會帶來多少貢獻,或是能替社會節省多少。

在區域之內運送農產品時,鐵路取代水路的速度,會比在區域之間來得快,在區域之內運送農產品時,較容易捨水路而選擇鐵路,但在區域之間運送農產品時,並不會那麼快就捨水路來就鐵路。鐵路在區域之內會有較佳的社會節省,鐵路對運送農產品的貢獻,不超過GNP的2.5-2.8%,區域之間由於有鐵路的創新,所獲得的社會節省大約只佔GNP的0.6%,因為沒有鐵路而損失的可耕地價值,約佔GNP的1.8%,若再把因而衍伸出來的間接損失算入,則約佔GNP的2.1%。

美國的鐵道系統出現一項特質,地區性的軌寬整合度很高,但全國性的相似度很低,美國的軌寬是由民間工程師決定,而這又受到他們之前的經驗影響,並不是最有效率、最具優勢的東西,就能存活得最好,也不在於規格上的優越性,而是歷史的偶然造成,這種路徑影響(path dependence)的歷史偶然現象,在度量衡上最常見,市場的需求,是規格統一化的重要推手,最後國際標準軌寬是4.85英呎,正是羅馬戰車的寬度,是兩匹拉戰車的馬的屁股寬度。

經濟現象和其他社會現象一樣,都會受到歷史路徑的影響,會受到遙遠的過去中,某些突發事件的影響,歷史的偶然是不可忽略的;這種動態過程的本質是歷史性的,歷史是重要的,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都不是完全自由的,而是全然受到之前歷史的束縛。經濟現象會受到從前軌跡的影響,而非只受到當前條件的左右,在這種途徑依賴的過程中,歷史是重要的,歷史過程會有長久的影響力,即使只是過渡性的改變,都會產生長遠的效果,我們必須探討研究對象的歷史,而非只看當前的科技、偏好或其他眼前的事情。

英國工廠的組織形態很傳統,都是中小型企業,不易發揮規模效果。美國的製造業能在短期內成為龍頭,有一項關鍵就是地大物博,自然資源非常豐富,在1940年之前,美國的優勢幾乎都是能源密集型的製造業,耗鋁、耗鐵、耗油。

組成托拉斯的基本目的,是要獨占或寡占或大幅擴張市場占有率,使廠商能因而得到更大的利潤,或減低成本,使公司的產品在生產與行銷方面更具主導性,經濟上的托拉斯,不一定要把經營權委託給他方,只要是在經營上相互結合,以追求更高的市場掌控度者,都可稱為托拉斯行為。

主要有兩種類型:
  • 以金融控制為基礎的托拉斯
  • 以企業合併為基礎的托拉斯
單單把經營權或所有權委託他人,在法律上雖名之為信託(trust),但並不足以稱之為托拉斯。

1929年大恐慌期間,德國的問題比美國嚴重多了,外資眼見情況不妙,自然抽身離開,失業人數暴增,傳統產業的競爭力較差,打擊更大,從1925下半年起,失業人口急速增加到年低的220萬,然後逐漸下降回到1927年中的100萬,到1931年底時高達600萬。

希特勒在特殊時期用特殊手段,讓失業人口在24個月內減半:
  • 凍結薪資,不准上漲,讓工商業界能雇用更多人。
  • 凍結物價,讓民間的收入與儲蓄維持購買力。
  • 抑制進口,愛用國貨,擴大內需。
這幾項鐵腕鐵血政策成效顯著,使得希特勒的聲望與失業率的下跌、經濟成長的效果同步變化,人民的眼睛,對眼前的事情是雪亮的,對較長期的事情,反而是盲目的。


經濟史的趣味》,賴建誠 著,允晨文化出版,2010年08月。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