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縣旗山孔廟建於1984年,為宋式建築型式,整座孔廟包括櫺星門和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東西廡五大建築組群,規模為台灣眾多孔廟建築中最為龐大之一座。
孔子死後,弟子門人及其後代族人為景仰紀念他,陸續搬到孔子塚墓的周圍居住。由於孔子的聲名遠播,崇奉他的祭拜、儀式,因而世世相傳不絕,魯哀公不久後為他立廟,是孔子被立廟的開始。
西漢以後,儒家勢力漸大,漢高祖曾在曲阜以太牢親祭孔子,為帝王親祀之始,但這個時候帝王主祭孔子尚未成為固定的制度,漢高祖及後來西漢數帝陸續加封孔子子孫爵位,以官方身分進行奉祀,但祭孔仍限於曲阜一地。
東漢以後帝王更頻繁的親至曲阜祭孔,在古代祭典中,除主祭外,尚有「配」的概念,東漢明帝祭孔時,乃以周公為聖,以孔子為師,另以七十二弟子為附祭。
孔廟中牌位的從祀位階經過許多次的變動,在唐以前孔子的地位並不確定,有時只是先師,作為周公先聖的配享,曹魏開始,首度以孔子為聖,以顏淵為師進行祭祀,顏淵列為配享自此逐漸成為常規。
唐玄宗時追謚孔子為「文宣王」,這是孔子封王之始,唐高宗以後,孔子地位才確立為先聖,孔門弟子中的四科十哲分列東西從祀,其中顏淵為亞聖,地位略高於其他弟子之上。另將漢代傳經有功之儒,如左丘明、公羊高、穀梁赤、戴聖、鄭玄等二十二人亦入祀,周公則定位為「王者」之統,改配享於武王廟,自此,奠定了孔廟的祭祀位階為「聖(孔子)、師(顏回)、賢(弟子諸儒)」三級制。
「廟學合一」始於東晉時正式建立孔廟於首都建康之國子學,唐太宗時下詔各地州縣學皆立孔子廟,廟學制開始擴及全國,祭孔也隨之成為全國性的普遍制度,經由這種「學廟合一」、「學祭合一」的基礎,透過釋奠禮的儀式建立了儒門道統的地位。
到了宋代,確立以顏回、曾子、子思、孟子為四配,同時,由於理學的興起,以朱熹、陸王為中心的理學傳承,相關諸儒大多得以進入孔廟從祀,其中朱熹又因為他承先啟後,集理學之大成,故得以進入十二哲之一,位在東西廡諸儒之上,從此塑造了今日孔廟牌位的最主要面貌。
明嘉靖年間,廢孔子王號,改稱孔子為「至聖先師」,同時廢塑像,改用木主,即今日所見之牌位,自此,從祀序列正式定為「聖師(孔子)、賢(四配十二哲)、儒(東西廡眾儒)」三級制。
以前,參加過一次祭孔大典,也因為喜好古蹟多次進出孔廟,但是從沒有認真地了解過從祀的古人,那一日,突然覺得如果能知道每個名字背後的貢獻,也才算是對於儒家思想有深層的了解吧!
《臺灣之寺廟與神明》,仇德哉 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出版,1983年12月。
孔子死後,弟子門人及其後代族人為景仰紀念他,陸續搬到孔子塚墓的周圍居住。由於孔子的聲名遠播,崇奉他的祭拜、儀式,因而世世相傳不絕,魯哀公不久後為他立廟,是孔子被立廟的開始。
西漢以後,儒家勢力漸大,漢高祖曾在曲阜以太牢親祭孔子,為帝王親祀之始,但這個時候帝王主祭孔子尚未成為固定的制度,漢高祖及後來西漢數帝陸續加封孔子子孫爵位,以官方身分進行奉祀,但祭孔仍限於曲阜一地。
東漢以後帝王更頻繁的親至曲阜祭孔,在古代祭典中,除主祭外,尚有「配」的概念,東漢明帝祭孔時,乃以周公為聖,以孔子為師,另以七十二弟子為附祭。
孔廟中牌位的從祀位階經過許多次的變動,在唐以前孔子的地位並不確定,有時只是先師,作為周公先聖的配享,曹魏開始,首度以孔子為聖,以顏淵為師進行祭祀,顏淵列為配享自此逐漸成為常規。
唐玄宗時追謚孔子為「文宣王」,這是孔子封王之始,唐高宗以後,孔子地位才確立為先聖,孔門弟子中的四科十哲分列東西從祀,其中顏淵為亞聖,地位略高於其他弟子之上。另將漢代傳經有功之儒,如左丘明、公羊高、穀梁赤、戴聖、鄭玄等二十二人亦入祀,周公則定位為「王者」之統,改配享於武王廟,自此,奠定了孔廟的祭祀位階為「聖(孔子)、師(顏回)、賢(弟子諸儒)」三級制。
「廟學合一」始於東晉時正式建立孔廟於首都建康之國子學,唐太宗時下詔各地州縣學皆立孔子廟,廟學制開始擴及全國,祭孔也隨之成為全國性的普遍制度,經由這種「學廟合一」、「學祭合一」的基礎,透過釋奠禮的儀式建立了儒門道統的地位。
到了宋代,確立以顏回、曾子、子思、孟子為四配,同時,由於理學的興起,以朱熹、陸王為中心的理學傳承,相關諸儒大多得以進入孔廟從祀,其中朱熹又因為他承先啟後,集理學之大成,故得以進入十二哲之一,位在東西廡諸儒之上,從此塑造了今日孔廟牌位的最主要面貌。
明嘉靖年間,廢孔子王號,改稱孔子為「至聖先師」,同時廢塑像,改用木主,即今日所見之牌位,自此,從祀序列正式定為「聖師(孔子)、賢(四配十二哲)、儒(東西廡眾儒)」三級制。
位置 | 地位 | 順序 | 姓名 | 字 | 朝代 | 事蹟 |
大成殿 | 至聖 | 孔丘 | 仲尼 | 春秋魯國 | ||
復聖 | 顏回 | 子淵 | 春秋魯國 | 孔子弟子,敏而好學聞一知十,不遷怒不貳過,簞食瓢飲,安貧樂道,怡然自得。克己復禮為仁,四配之首,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享年32歲,孔子為他的早逝而哭說:「天喪予,天喪予!」 | ||
宗聖 | 曾參 | 子輿 | 春秋魯國 | 孔子弟子,天性至孝,雖資質不很聰慧,但能領悟孔子的一貫道理,傳述孔子忠恕之道,以教授子思,每日三省其身,《大學》與《孝經》為孔子口述,由曾子筆述成書。 | ||
述聖 | 孔伋 | 子思 | 春秋魯國 | 孔子之孫,為曾參弟子,獨能傳授孔門心法,作儒家哲學名著《中庸》,論心性多精語,宋明理學家奉為圭臬。子思家貧,他釋富貴的真義:「不取於人謂之富,不辱於人謂之貴,不取不辱可以算是富貴。」 | ||
亞聖 | 孟軻 | 子輿 | 戰國鄒 | 因孟母三遷,改善學習環境,而能成大器,《孟子》是其弟子記其言行之書,主張性善,重仁義輕功利,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主政治,將儒家宣揚光大,後世以孔孟並稱。 | ||
先賢 | 1 | 閔損 | 子騫 | 孔子弟子,性至孝,少年時為後母虐待,其父要把後母趕走,子騫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遂止。鄉里傳為美談,其孝名聞於當時。 | ||
2 | 冉雍 | 仲弓 | 孔子弟子,為人敦厚氣度寬宏,孔子稱贊他可以做南面王,問政於孔子,孔子教仲弓存心敬恕重修身,辦事從大體著想,多舉賢才。 | |||
3 | 端木賜 | 子貢 | 口才便捷長於雄辯,擅經商貿易,歷任魯衛兩國之相,為孔子弟子中首富。萬仞宮牆典故出自其稱贊夫子之學問高深。 | |||
4 | 仲由 | 子路 | 孔子弟子,事父母極孝,性勇敢豪爽,樂意接受別人的指正立即改過,孔子有錯唯有他敢直言進諫。曾隨孔子周遊列國,後死於前聵之亂,孔子聞其死很傷心,有「天斷絕我」之嘆。 | |||
5 | 卜商 | 子夏 | 長於文學,對詩有深入的研究,能通其義理,著有詩序,曾因喪子哀慟過度而失明。他教人致知求仁的方法:「學識要廣,志向要堅定,凡事要細心去問,要從淺近處去思考,以類推於的遠大地方,仁道就在這裏面了。」西河地方之人,將子夏作為孔子看待。據云《毛詩》之學,是由子夏傳下。門人甚眾,《論語》一書疑多出於他和門人手撰。 | |||
6 | 有若 | 子有 | 孔子弟子,因容貌很像孔子,很多殷切思念孔子的弟子,一致把他立為夫子,奉承他像孔子在世一般。他贊揚孔子道:「何只人類呢?像麒麟對於走獸,鳳凰對於鳥,泰山對於土堆,原來都是同類,聖人對一般人民,也是同類,不過他超出平凡的同類,從人群中挺拔突起,自從天生人類以來,沒有比孔子更偉大的。」他解釋富國的根本,是先使百姓富足。 | |||
7 | 冉耕 | 伯牛 | 孔子弟子,曾任魯國中都宰,孔子很器重他。伯牛的德行與淵、閔子騫等並駕,後患惡疾病危,孔子探望時哭說這是天命。 | |||
8 | 宰予 | 子我 | 孔子弟子,曾與孔子討論三年喪期的禮制及仁的問題。 | |||
9 | 冉求 | 子有 | 多才多藝性謙遜長於政事,孔子稱贊其才可於千戶大邑,百乘兵馬之家,勝任總管職務。孔子晚年歸隱魯國,受到子有很多的照顧。 | |||
10 | 言偃 | 子游 | 孔子弟子,長於禮,尤以文學著稱,且能識人。在魯國做武城縣官時,絃歌不輟以禮樂教化民眾,因而大治。 | |||
11 | 顓孫師 | 子張 | 孔子弟子,才智過人,個性高廣偏辟,做事能力很強。問仁於孔子,孔子說:「能做到恭敬、寬厚、信實、勤敏、恩惠五種美德就算得仁人。」他與子游子夏等同屬少壯派,孔子稱贊他有氣概。 | |||
12 | 朱熹 | 元晦 | 南宋 | 家境窮困,自小聰穎,弱冠及第,中紹興十八年進士,歷高孝光寧四朝,一生清白,貧困時多,雖餐食常有不繼,然非分一文不取。於建陽雲谷結草堂名「晦庵」,在此講學,世稱「考亭學派」。承北宋周敦頤與二程學說,創代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學風,稱為理學,其著作甚多,輯定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四書作為教本,儒家的思想經其整理註釋才普遍為人所瞭解,世稱朱子,又稱朱文公。 | ||
崇聖祠 | 肇聖王 | 木金父 | 西周宋國 | 孔子高高祖。 | ||
裕聖王 | 祈父 | 西周宋國 | 又稱睪夷,孔子高祖。 | |||
詒聖王 | 防叔 | 西周魯國 | 孔子曾祖。 | |||
昌聖王 | 伯夏 | 西周魯國 | 孔子祖父。 | |||
啟聖王 | 叔梁紇 | 西周魯國 | 孔子父,曾三娶,元配施氏生九女,再娶生一子孟皮,三娶顏微在,生孔子,孔子三歲時,叔梁紇即去世。 | |||
先賢 | 1 | 孔孟皮 | 伯尼 | 春秋魯國 | 孔子同父異母兄。 | |
2 | 顏無繇 | 季路 | 春秋魯國 | 顏淵父。 | ||
3 | 孔鯉 | 伯魚 | 春秋魯國 | 孔子獨子。 | ||
4 | 曾點 | 子晢 | ||||
5 | 孟激 | 公宜 | 戰國鄒 | 孟子父。 | ||
先儒 | 1 | 張迪 | 北宋 | 張載父。 | ||
2 | 周輔成 | 北宋 | 周敦頤父。 | |||
3 | 程珦 | 伯溫 | 北宋 | 程顥、程頤父。 | ||
4 | 朱松 | 喬年 | 北宋 | 朱熹父。 | >||
5 | 蔡元定 | 季通 | 南宋 | 朱熹弟子,著《大衍詳說》、《洪範解》、《燕樂原辯》、《律呂新書》、《八陣圖說》、《皇極經世》 | ||
東廡 | 先賢 | 1 | 蘧瑗 | 伯玉 | 春秋衛國 | 仕靈公稱賢大夫 |
2 | 澹臺滅明 | 子羽,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3 | 原憲 | 子思 | 春秋宋國 | 孔子門人 | ||
4 | 南宮適 | 子容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孔子以兄之女妻之。 | ||
5 | 商瞿 | 子木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孔子以易傳。 | ||
6 | 漆雕開 | 子若 | 春秋蔡國 | 孔子門人 | ||
7 | 司馬耕 | 子牛 | 春秋宋國 | 孔子門人 | ||
8 | 梁鱣 | 叔魚 | 春秋齊國 | 孔子門人 | ||
9 | 冉儒 | 子魯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10 | 伯虔 | 子析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11 | 冉季 | 子產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12 | 漆雕徒父 | 子期 | 春秋魯國 | 又名漆雕文,孔子門人 | ||
13 | 漆雕哆 | 子歛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14 | 公西赤 | 子華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15 | 任不齊 | 子選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16 | 公良孺 | 子正 | 春秋陳國 | 孔子門人 | ||
17 | 公肩定 | 子中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18 | 鄡單 | 子家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19 | 罕父黑 | 子索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20 | 榮旂 | 子祺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21 | 左人郢 | 子行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22 | 鄭國 | 子徒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23 | 原亢 | 子籍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24 | 廉潔 | 子庸 | 春秋衛國 | 孔子門人 | ||
25 | 叔仲會 | 子期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26 | 公西輿如 | 子之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27 | 邽巽 | 子斂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28 | 陳亢 | 子禽 | 春秋陳國 | 孔子門人 | ||
29 | 琴張 | 子開 | 春秋衛國 | 孔子門人 | ||
30 | 步叔乘 | 子車 | 春秋齊國 | 孔子門人 | ||
31 | 秦非 | 子之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32 | 顏噲 | 子聲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33 | 顏何 | 子冉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34 | 縣亶 | 子象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35 | 樂正克 | 戰國鄒國 | 孟子門人,在魯為政。 | |||
36 | 萬章 | 戰國鄒國 | 孟子門人,佐孟子著作七篇。 | |||
37 | 周敦頤 | 茂叔 | 北宋 | 號濂溪先生。 | ||
38 | 程顥 | 伯淳 | 北宋 | 號明道先生,述明五經。 | ||
39 | 邵雍 | 堯夫 | 北宋 | 號安樂先生。 | ||
西廡 | 1 | 公孫僑 | 子產 | 春秋鄭國 | 仕鄭為大夫。 | |
2 | 林放 | 子邱 | 春秋魯國 | 問禮於孔子。 | ||
3 | 宓不齊 | 子賤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4 | 公冶長 | 子長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孔子女婿。 | ||
5 | 公皙哀 | 季次 | 春秋齊國 | 孔子門人 | ||
6 | 高柴 | 子羔 | 春秋衛國 | 孔子門人 | ||
7 | 樊須 | 子遲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8 | 商澤 | 子季 | 春秋齊國 | 孔子門人 | ||
9 | 巫馬施 | 子期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10 | 顏辛 | 子柳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11 | 曹卹 | 子循 | 春秋蔡國 | 孔子門人 | ||
12 | 公孫龍 | 子石 | 春秋楚國 | 孔子門人 | ||
13 | 秦商 | 子不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14 | 顏高 | 子驕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15 | 壤駟赤 | 子徒 | 春秋秦國 | 孔子門人 | ||
16 | 石作蜀 | 子明 | 春秋周 | 孔子門人 | ||
17 | 公夏首 | 子乘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18 | 后處 | 子里 | 春秋周 | 孔子門人 | ||
19 | 奚容蒧 | 子哲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20 | 顏祖 | 子商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21 | 勾井疆 | 子疆 | 春秋衛國 | 孔子門人 | ||
22 | 秦祖 | 子南 | 春秋秦國 | 孔子門人 | ||
23 | 縣成 | 子祺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24 | 公祖句茲 | 子之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25 | 燕伋 | 子思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26 | 樂欬 | 子聲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27 | 狄黑 | 子哲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28 | 孔忠 | 春秋 | 孔子門人,孔子兄伯尼之子 | |||
29 | 公西蒧 | 子尚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30 | 顏之僕 | 子叔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31 | 施之常 | 子恒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32 | 申棖 | 子周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33 | 左丘明 | 春秋周 | 作春秋傳。 | |||
34 | 秦冉 | 子開 | 春秋蔡國 | 孔子門人 | ||
35 | 牧皮 | 春秋魯國 | 孔子門人 | |||
36 | 公都子 | 戰國魯國 | 孟子門人,十七弟子之一 | |||
37 | 公孫丑 | 戰國齊國 | 孟子門人 | |||
38 | 張載 | 子原 | 北宋 | 號橫渠先生。 | ||
39 | 程頤 | 正叔 | 北宋 | 號伊川先生,與兄程顥同著作經書。 | ||
東廡 | 先儒 | 1 | 韓愈 | 退之 | 唐 | |
2 | 范仲淹 | 希文 | 北宋 | |||
3 | 胡瑗 | 翼之 | 北宋 | |||
4 | 韓琦 | 稚圭 | 北宋 | |||
5 | 楊時 | 中立 | 北宋 | |||
6 | 羅從彥 | 仲素 | 北宋 | |||
7 | 李綱 | 伯紀 | 北宋 | |||
8 | 李侗 | 愿中 | 北宋 | |||
9 | 張栻 | 敝夫 | 北宋 | |||
10 | 黃幹 | 直卿 | 北宋 | |||
11 | 輔廣 | |||||
12 | 真德秀 | 希元 | 北宋 | |||
13 | 何基 | 子恭 | 北宋 | |||
14 | 文天祥 | 履善 | 北宋 | |||
15 | 趙復 | 仁甫 | 北宋 | |||
16 | 吳澄 | 幼清 | 元 | |||
17 | 許謙 | 益之 | 元 | 號白雲先生 | ||
18 | 曹端 | 正夫 | 明 | 著孝經述解 | ||
19 | 王守仁 | 伯安 | 明 | |||
20 | 薛瑄 | 德溫 | 明 | |||
21 | 羅欽順 | 允升 | 明 | |||
22 | 呂丹 | 仲木 | 明 | 號涇野 | ||
23 | 黃道周 | 幼平 | 明 | 明末殉節 | ||
24 | 陸世儀 | 道威 | 明 | 號桴亭,明亡隱逸不仕。 | ||
25 | 顧炎武 | |||||
26 | 湯斌 | 孔伯 | 清 | |||
27 | 穀梁赤 | 元始 | 周 | 著穀梁傳。 | ||
28 | 伏勝 | 子賤 | 秦 | 秦之博士,獨壁藏之作尚書傳四十一篇。 | ||
29 | 毛亨 | 西漢 | 以詩學授毛萇。 | |||
30 | 后蒼 | 近君 | 西漢 | 傳禮記於戴德及德從兄子聖。 | ||
31 | 劉德 | 西漢 | 漢景帝之子,封河間王。 | |||
32 | 許慎 | 叔重 | 西漢 | 著五經正義 | ||
33 | 董仲舒 | 西漢 | 仕武席博識高才 | |||
34 | 杜子春 | 東漢 | 著周體解 | |||
35 | 范甯 | 武子 | 東晉 | |||
西廡 | 1 | 公羊高 | 戰國 | 子夏門人,著作公羊傳。 | ||
2 | 孔安國 | 西漢 | 孔子十一世 | |||
3 | 毛萇 | 長生 | 西漢 | 註詩傳,著毛詩。 | ||
4 | 高堂生 | 子伯 | 西漢 | 禮經被秦毀獨能傳十七篇。 | ||
5 | 鄭玄 | 康成 | 東漢 | 受書於馬融,融日我道東矣。 | ||
6 | 諸葛亮 | 孔明 | 東漢三國蜀國 | 輔劉氏重興漢室,著有前後出師表。 | ||
7 | 王通 | 子淹 | 隋 | 卒謚文中子。 | ||
8 | 陸贄 | 敬輿 | 唐 | |||
9 | 司馬光 | 君實 | 北宋 | 著資治通鑑。 | ||
10 | 謝良佐 | 顯道 | 北宋 | 著論語說。 | ||
11 | 歐陽修 | 永叔 | 北宋 | |||
12 | 胡安國 | 康侯 | 北宋 | |||
13 | 尹焞 | 彥明 | 北宋 | 師事程頤著作論語解。 | ||
14 | 呂祖謙 | 作恭 | 北宋 | |||
15 | 袁爕 | 北宋 | ||||
16 | 蔡沈 | 仲默 | 北宋 | |||
17 | 陸九淵 | 子靜 | 北宋 | |||
18 | 陳淳 | 安卿 | 北宋 | |||
19 | 魏了翁 | 華甫 | 北宋 | |||
20 | 王柏 | 會元 | 北宋 | |||
21 | 陸秀夫 | 君實 | 北宋 | 官左丞山之變以身殉節。 | ||
22 | 許衡 | 仲平 | 元 | |||
23 | 金履祥 | 吉甫 | 元 | |||
24 | 王夫之 | 而農 | 明 | 著周易內傳。 | ||
25 | 陳澔 | 大可 | 元 | |||
26 | 陳獻章 | 公甫 | 明 | |||
27 | 胡居仁 | 叔心 | 明 | |||
28 | 蔡清 | 介夫 | 明 | |||
29 | 劉宗周 | 起東 | 明 | |||
30 | 呂坤 | 叔簡 | 明 | |||
31 | 孫奇逢 | 啟泰 | 明 | 純孝篤學博通經書。 | ||
32 | 黃宗義 | 太沖 | 明 | 明亡歸隱於鄉。 | ||
33 | 張履祥 | 考夫 | 明 | |||
34 | 陸隴其 | 稼書 | 清 | |||
35 | 張伯行 | 考先 | 清 | |||
以前,參加過一次祭孔大典,也因為喜好古蹟多次進出孔廟,但是從沒有認真地了解過從祀的古人,那一日,突然覺得如果能知道每個名字背後的貢獻,也才算是對於儒家思想有深層的了解吧!
《臺灣之寺廟與神明》,仇德哉 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出版,1983年12月。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