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7日 星期六

美濃民俗村

高雄縣美濃鎮,舊名瀰濃,地處群山間,居民大多為廣東梅縣等地遷來的客家人後裔,因此孕育出十分獨特的客家風土民情,以出產精美獨特的手工藝品聞名,而油紙傘可說是當地最具代表性的產物,在最盛時期紙傘店多達十幾家,雖一度沒落,但在當地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現已成為觀光客來美濃最值得造訪的焦點之一。

美濃的油紙傘製作技術引進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約在日治時期的大正年間,是由林阿貴和吳振興延請中國製傘師父來台傳授技藝,而另一種說法則是由廣東梅縣製傘師父郭玉琴渡海來台,落腳於高雄美濃定居,故而將技術傳入美濃。


早期美濃紙傘廠都以「廣」字命名,如廣振興、廣德興、廣榮興、廣美興等,1960年代前,油紙傘、菸葉和稻米為美濃地區的重要經濟收入,1960年代時,美濃紙傘業達到最興盛,美濃當地共有二十幾家紙傘廠且每年生產約二萬把以上。

之後台灣工業開始急速發展,機器所生產的洋傘價格低廉且耐用易於攜帶,台灣成為洋傘王國,使得洋傘逐漸取代油紙傘,造成不少傳統製傘廠被迫停業,現今由於手工紙傘的製作相當繁雜,已多由機器加工生產,堅持以傳統手法來做紙傘的人愈來愈少了。

美濃紙傘之所以有名,其最大特色在於傘面繪有各種文字圖案,在黃色油紙的映襯下,搭配山水人物及詩詞歌賦,別具一番風味,油紙傘除了可做為裝飾和收藏品外,也具有實用的功能,淋過雨後只要擦乾或晾乾再收起來就行了,不過不能一直放在圓筒中保存,偶爾要拿出來保養。

此外,油紙傘在客家人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除了可遮陽避雨之外,更是吉祥的象徵,在客家習俗中因紙與子諧音,所以男孩16歲成年禮時,父母會贈送一對紙傘;在女兒出嫁時,父母會把紙傘當做嫁妝,有「早生貴子」的祝福之意,「傘」字由五個人合成,所以紙傘又有「多子多孫」之意,圓形的傘面還有「圓滿」和「緣分」的象徵意涵。

油紙傘傘骨所使用的竹材,大部分來自南投竹山、埔里以及高雄旗山所出產的孟宗竹,因為孟宗竹堅硬有彈性,不易折斷,製作前將孟宗竹浸泡於水中一個月去糖分,之後曬乾竹材以防蟲蛀,經過鋸竹、削成傘骨,再製作傘頭、傘柄,鑽孔穿線組合。

傘骨結構完成之後,再經過繞邊線、黏傘面紙、塗柿子水、黏邊紙、築腦紙、陰乾、收傘、封腦紙、曬乾等步驟,再繪畫圖樣、裝傘柄、塗桐油、釘布頭和纏柄固定傘頭、穿內線,方始完成。柿子水要採收未成熟的柿子再榨汁,主要作為紙傘的黏著劑,能讓紙傘放愈久愈漂亮。

廣華興紙傘廠第三代承傳者曾啟華,結合油紙傘與其他客家民俗特色成立美濃民俗村,紙傘部門建築為美濃客家建築魯國堂,二樓為曾家祠堂。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