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

中國思想通史‧第二卷兩漢思想 (5)白虎觀會議 - 儒學神學化大成

西漢成帝以降,農民戰爭漸趨高潮,而以王莽時代為最高峰,到了東漢光武末年,方告一段落,宣布圖讖於天下,愈加走上神學迷信一途,但董仲舒以來的一元神學系統之不足以解決問題,產生了劉向、劉歆父子及揚雄的二重真理觀。

到了班固時代,桓譚及王充的異端體系正在形成中,懷疑和批判的光芒更使正宗思想黯淡無光,因而連白虎觀神學集議的主稿人班固也失去了對正宗的信心,變成了二重人格的折衷主義者,漢行以師為吏之策,而從中竟生出了有離於宗的折衷思想,實為正宗危機的標幟。


揚雄是一個不滿現狀而又不敢鬥爭的人,在倫理問題上,將老子與其他諸派的思想,完全捨棄,而獨尊崇儒教,以為宇宙是一元的存在,其根源的範疇,就是玄,作為宇宙最後根據的玄,實際上就是老子所說的道的同義語,雜以陰陽家的曆法,一與六同宗,二與七共明,三與八成友,四與九同道,五與五相守,而構成了宇宙的間架。

玄在空間上分為一方二方三方,共為三方,每方又各分為一州二州三州,共為九州,每州又各分為一部二部三部,共為27部,每部又各分為一家二家三家,共為81家。在時間上,玄又綜合了方、州、部、家四者,共為81首,每首附九贊,共為729贊,每二贊為一日,共合364.5日,此外,另加兩贊,湊成了一年365.5日之數。以代表每州第一部第一家的首,為一天,共為九天。
空間時間
一方二方三方一方二方三方3方
一州二州三州......一州二州三州......9州
一部二部三部............一部二部三部............27部
一家二家三家..................一家(天)二家三家..................81首
一贊二贊...九贊........................729贊
一日..............................364.5日

人類發展階段:
123456789
思心反覆成意條暢著明極大敗損剝落殄絕
思之微思之崇福之資福之隆禍之階禍之窮
生神中和倨勮
貧賤而心勞富貴而尊高離咎而犯菑
作息作消
12345
67895
共宗共明成友同道相守

只要理解了太玄之理,則未來的吉凶禍福,便皆可預卜,無疑地是神祕主義的唯心主義思想,宇宙構成論,剝去了物質性,神化了數字性,宇宙除了數的機械的結合和調和,再沒有東西了,正是宋代周敦頤太極圖的張本。揚雄的世界觀是由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因素所奇妙結合的二元論的體系,揚雄的唯物主義思想,在漢代因了非祿利之學,獨見稱於異端思想家桓譚。

揚雄以孟子自命,所批判的對象,正是一些迷信觀念,具有鮮明的無神論傾向,主張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以加重人為的自我修養的必要性,對董仲舒的性三品說,作出了相反的命題。揚雄並非富於獨創性的思想家,《太玄》全然模擬《易經》而成,《法言》模擬《論語》體裁而成,唯物主義因素與無神論思想,也僅只是一種萌芽的狀態,缺乏體系性。

陰陽五行說神祕主義的原理,原與儒家合理主義鄉拒斥,西漢後期以來讖緯說大流行,讖是符讖、圖讖,是借助於經義附會的一種變相的隱語,乃以隱語預言未來,河圖、洛書便是,從秦代開始利用這種預兆吉凶的符驗,來為王朝統治者服務,史稱秦讖。諱對經而言,是解經家在經的章句以外附會出的一套迷信,利用來為漢代政權編排統治合法化的根據,漢代各經有諱,史稱緯書,如七緯,因此圖讖緯書是神學和庸俗經學的混合物。

讖緯說於漢朝蔚然風行,便以學者幾乎盡行接受而發達為全國上下的共同信仰,伏羲、女媧的人類始源說也於此背景下深入社會人心,讖緯說雖牽涉兩次政治大波折中,卻以光武帝劉秀仍是篤信者,於東漢仍然盛行不衰,7世紀隋朝再統一中國,才斷然禁絕,緯書一律焚毀,載入《隋書‧經籍志》的緯書,數至81種。

光武中興,立14家博士,太常差選有聰明威重1人為祭酒,總領綱紀,建武4年(28年)正月,議立費氏易、左氏春秋博士,中元元年(56年),宣布圖讖於天下,進一步把經義庸俗化,完成了國教的形式。

漢章帝在白虎觀大會經師,欽定經義,連月乃罷,諸儒所講說的經義,大約都稱作議奏,或通德論,經章帝最後裁決以後,史臣所撰集的就稱作通義,現存的《白虎通義》或《白虎通》,當是班固所撰集的。學校寺院化的宗教思想完成的進程,由董仲舒開其端緒,白虎觀會議集其大成。

白虎觀所欽定的奏議,也就賦予國憲以神學的理論根據的讖緯國教化的法典,親制臨決的欽定的法典形式,企圖使皇帝成為國家的本質,使上帝成為宗教的本質,並使二者的關係固定化起來。作為國憲的欽定經義是集合了大群儒生的奏議而最後由皇帝裁決的法典,在經義統一之後,它是永為世則的統治階級的支配思想,不能再有異議,皇帝是以一個大家長和大教主的身分參與經義的裁決的。

漢代皇帝欽定的宗教天道觀之所以是讖緯式的精義,是因為創造宗教的人是帝王,顛倒的世界意識是從皇帝的角度出發的,不是神創造世界,而是帝王按照他的世界意識創造宗教,才折射出天地日月星辰的宗教觀。宗教是竊取人和自然的一切內涵,轉賦予一個彼岸的神的幻影,而神又從他這豐富的內涵中恩賜若干給人和自然,宗教是人的自我掏空的行為。

如果把緯書列舉的其他陰陽相侵的怪異現象都綜括起來講,那麼漢代社會就經常是處在上帝的譴告威脅之下,成了鬼怪世界了,符瑞表面上看來是怪異妖變的反面,而實質上是另一種怪異妖變,不過把這一些自然現象叫做瑞,把那一些自然現象叫做災罷了。

世界生成理論:
三氣未分別,號曰混沌,上清下濁,號曰天地,天地未分之前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有太極,是為五運,始起先有太初,然後有太始,形兆既成,名約太素,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陽本為雄,陰本為雌,物本為魂,雄生八月仲節,號曰太初,雌生九月節,號曰太始。
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
氣之始形之始質之始
八月仲節九月節物魄
施生精者 = 三光
  號者 = 五行 - 情性 - 汁中 - 神明 - 道德 - 文章
施生精者為三光,號者為五行,五行生情性,情性生汁中,汁中生神明,神明生道德,道德生文章。

明堂是帝王主動和上帝打交道的地方,周旋以水,水以左旋,以象天,其制:
方位西
太室明堂總章玄堂青陽
紫宮太微五潢營室天市

帝王的歷史只是神靈轉化的歷史,三統的命定論不利於為統治階級的時候,就不能不求救於意志論的三教道德觀了,緯書所說的三教,也是一種循環論,夏人之王立教以忠,其失野,殷人之王立教以敬,其失鬼,周人之王立教以文,其失薄。


中國思想通史‧第二卷兩漢思想》,侯外廬、趙紀彬、杜國庠、邱漢生 著,人民出版社,1957年04月。
黃河文明之光》,姚大中 著,三民書局出版,1981年04月。


0 意見: